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汉莲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1篇型胶原
  • 1篇血清C-肽
  • 1篇胰腺
  • 1篇胰腺功能
  • 1篇原胶原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测定
  • 1篇化学发光
  • 1篇化学发光法
  • 1篇化学发光法检...
  • 1篇化学发光免疫
  • 1篇化学发光免疫...
  • 1篇健康
  • 1篇胶原
  • 1篇骨转换
  • 1篇骨转换标志物
  • 1篇法检
  • 1篇氨基端肽
  • 1篇C-肽

机构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张然星
  • 2篇李汉莲
  • 1篇谢雁鸣
  • 1篇谭延国
  • 1篇魏戌
  • 1篇高景华
  • 1篇史颖红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肽临床结果的对比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肽临床结果间的可比性和符合程度,并试图找到不受方法学影响,能反映其在OGTT中动态变化规律的通用参数。方法:选择40名进行C-肽释放试验的患者,同时应用3种不同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检测同一个体在OGTT中各时间点的血清C-肽的浓度,并分别计算服糖后各时间点浓度与其空腹浓度的比值。结果:①血清C-肽测定结果绝对值在任意2种方法间的差异均非常显著(均P<0.01),且呈高度相关(γ=0.959~0.996)。②服糖后同一时间点的上述比值在任意两方法间均显著相关(均P<0.01),且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血清C-肽的测定结果在不同化学发光法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绝对值差异很大,不能互相通用。而OGTT中,服糖后同一时间点的C-肽浓度与其空腹浓度的比值在不同检测方法间的差异并不显著,该比值有望成为不同检测系统间互认的指标。
张然星李汉莲谭延国
关键词:C-肽化学发光免疫测定胰腺功能
北京地区健康绝经期前女性骨转换标志物P1NP和β-CTX的参考区间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健康绝经期前女性不同年龄阶段血清I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和I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β-CTX)水平的分布趋势差异并初步建立两者的参考区间。方法以北京地区健康绝经期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符合入组标准的272名30~54岁女性血清P1NP和β-CTX水平进行检测。以5岁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50~54岁;运用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和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两者的组间分布趋势差异,确定参考人群的特异年龄段,并应用非参数方法建立参考区间。结果 272名入组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39.51±5.85)岁,总体P1NP与β-CTX水平呈非正态分布。35~39岁与40~44岁的血清P1NP与β-CTX水平分布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30~34岁及45~49岁水平分别与35~44岁水平的分布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将35~44岁年龄段的健康绝经期前女性作为参考人群,由此所建立的血清P1NP参考区间为:17.95~65.60 ng/m L,血清β-CTX参考区间为0.10~0.49 ng/m L。结论北京地区35~44岁健康绝经期前女性血清骨转换标志物P1NP和β-CTX水平分布趋势相对平稳,受变异因素影响最小,两者在此年龄段人群的测定结果适宜作为建立参考区间的参考值。
张然星李汉莲魏戌高景华谢雁鸣韩艳史颖红游珂
关键词:骨转换标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