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倩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玉米
  • 2篇玉米自交系
  • 2篇自交
  • 2篇自交系
  • 1篇等基因
  • 1篇等基因系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优势
  • 1篇杂种优势群
  • 1篇近等基因
  • 1篇近等基因系
  • 1篇聚类分析
  • 1篇抗病
  • 1篇抗病性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系
  • 1篇分子标记
  • 1篇斑病
  • 1篇SSR
  • 1篇SSR标记

机构

  • 2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刘欣芳
  • 2篇姜敏
  • 2篇李倩
  • 2篇王贺
  • 1篇王延波
  • 1篇刘祥久
  • 1篇张立军
  • 1篇马骏
  • 1篇王春语

传媒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利用SSR标记划分辽宁省部分骨干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被引量:7
2010年
用SSR标记对辽宁省的54个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区试玉米品种一致性及真实性DNA指纹检测技术》所用的20对SSR核心引物在所有的供试材料中都有多态性,共扩增出85个等位基因,每一个位点上检测到2~7条,平均为4.25条,其PIC值在0.1045~0.8820之间,平均为0.7099。54份自交系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11~1.42,采用UPGMA(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arithmetic average)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分为5个类群,基本与系谱一致。
姜敏刘欣芳王贺李倩王延波张立军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SSR标记聚类分析
骨干玉米自交系抗病性改良研究
2011年
以大斑病鉴别寄主近等基因系、骨干自交系及二者杂交F1、F2代为材料,利用前期构建的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筛选与大斑病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SR分子标记,同时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玉米自交系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在大斑病抗病基因位点附近可以找到有效的SSR分子标记,利用这些标记可以对杂交、回交后代进行辅助选择。实验还发现,分子标记的有效性与材料本身的基因型有关,在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时应注意不同的材料,选择相应的有效分子标记。
刘祥久姜敏马骏刘欣芳王贺李倩王春语张庆芳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SSR分子标记近等基因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