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宝翠

作品数:8 被引量:1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老年
  • 5篇护理
  • 5篇骨折
  • 4篇康复
  • 3篇康复护理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患者
  • 2篇术后
  • 2篇髋部
  • 2篇外固定
  • 2篇外固定架
  • 2篇外固定架治疗
  • 2篇老年髋部
  • 2篇股骨
  • 2篇固定架
  • 1篇导管
  • 1篇心理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发生
  • 1篇早期康复

机构

  • 8篇中国康复研究...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赵克聪
  • 8篇张宝翠
  • 5篇范静宇
  • 5篇孙海燕
  • 4篇杨威
  • 3篇闵红巍
  • 2篇崔崇萍
  • 1篇刘克敏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第9届北京国...
  • 1篇双足与保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
老年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进展,人们寿命的延长,该骨折亦呈增长趋势。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是卧床行患肢牵引,但患者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如未进行有效的治疗,其生活...
赵克聪孙海燕范靖宇张宝翠杨威田靖晓
关键词:老年骨折早期康复
外固定架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临床康复护理被引量:7
2008年
外固定架(EFDs)技术已被公认为是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标准方法之一,笔者回顾性总结了2003~2005年应用EFDs技术治疗复杂四肢骨折46例的护理经验,强调心理康复护理在EFDs治疗的全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赵克聪崔崇萍范静宇孙海燕张宝翠
关键词:骨折外固定护理
骨科老年大手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后静脉血栓发生的初步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骨科大手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所致静脉血栓(PICC-RVT)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我院骨科2018年1月-2022年4月行PICC置管的骨科大手术患者2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资料收集表等对其进行调查,按照是否有静脉血栓形成,将其分为观察组(血栓组)(n=26)和对照组(非血栓组)(n=259)。借助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形成PICC-RVT的相关因素。结果:285例患者中,发生PICC-RVT26例,血栓发生率为9.1%。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的年龄[(75.5±5.2)岁vs(69.0±4.7)岁]和体质量指数(BMI)[(27.5±2.3)kg/m²vs(24.9±2.0)kg/m²]、血栓史(38.5%vs 11.2%)D-二聚体(D-D)>0.5mg/L[69.2%vs27.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3.698)BMI>25kg/m²(OR=9.358)、D-D>0.5mg/L(OR=4.014)、血栓形成史(OR=4.515)是PICC-R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70岁、BMI>25kg/m²、D-D>0.5mg/L、血栓形成史是骨科大手术PICC-RVT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高危人群置管后应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期减少静脉血栓形成。
赵克聪高伟王学华张宝翠杨威张鑫茹田旭影曹艳媛闵红巍
关键词:骨科大手术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9
2017年
目的观察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58岁)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管理,观察组予规范化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最强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满意度计分。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术前无显著性差异(Z=0.845,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Z=5.427,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1.346,P<0.001)。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能够显著地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提高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克聪孙海燕范静宇张宝翠杨威刘克敏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护理
持续性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被引量:37
2022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肢体功能康复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本院100例行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持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分别用Harris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定,比较术后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Harris评分均显著升高(t>45.98,P<0.00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15.03,P<0.001);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t>16.33,P<0.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9.749,P<0.001)。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护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Z=-2.272,P=0.023)。结论持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赵克聪张宝翠范静宇杨威王学华岳晓鑫曹艳媛陈瑞坤刘思妤闵红巍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肢体功能护理质量
持续性护理对糖尿病大腿截肢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影响的初步临床研究
2022年
探讨持续性护理对糖尿病大腿截肢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20年9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大腿截肢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持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前,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和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42.2±6.5)分和(43.3±10.3)分,低于对照组的(50.3±8.5)分和(53.2±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M评分为(105.5±10.1)分,高于对照组的(98.2±8.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有利于减轻糖尿病大腿截肢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赵克聪张宝翠陈瑞坤高雅楠王学华田旭影田靖晓高伟闵红巍
关键词:糖尿病截肢心理生活质量
外固定架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临床康复护理
外固定架(EFDs)技术已被公认为是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标准方法之一,笔者回顾性总结了2003~2005年应用EFDs技术治疗复杂四肢骨折46例的护理经验,强调心理康复护理在EFDs治疗的全过程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引起足够...
赵克聪崔崇萍范静宇孙海燕张宝翠
关键词:骨折外固定护理
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了该院2016年1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一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一组给予快速康复护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4.1±1.2)d,住院时间为(8.5±2.2)d,拔管时间为(17.7±2.4)h,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为(91.5±0.5)分,ROM为(255.3±12.1)°,VAS评分为(0.8±0.3)分,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可加快患者康复,减少其住院时间,让患者能够尽快下床活动,并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其疼痛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张宝翠赵克聪范静宇孙海燕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康复关节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