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
- 作品数:14 被引量:64H指数:6
-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眼针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疼痛的疗效和耐受性观察及对相关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背景肩手综合征(SH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及时治疗,不仅阻碍康复治疗效果,而且极易造成患者上肢功能丧失,严重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目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患者疼痛的方法有限,而且往往无效。目的对SHS的病理生理学了解甚少,现有的有效治疗方式有限。由于这些患者的痛觉过敏和异位疼痛,周围神经阻滞在SHS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虽然口服皮质类固醇已显示出一些好处,但疼痛尚未完全解决,因此需要探索安全有效的替代治疗策略-非药物治疗方式。研究评估了眼针联合运动疗法对卒中后SHS患者急性疼痛的疗效和耐受性观察及对相关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康复科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接收的132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理疗组,常规理疗+运动疗法组,常规理疗+眼针组和常规理疗+运动疗法+眼针组。在SHS发生时(基线)、每次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估;通过肩和手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与基线相比的变化、不良事件的存在以及自我报告的患者满意度评分进行耐受性评估,最后检测血清中相关炎症介质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与常规理疗组相比,常规理疗+运动疗法组、常规理疗+眼针组和常规理疗+运动疗法+眼针组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01),并且两者联合应用对疼痛的减轻作用更明显;四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四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P<0.001),且常规理疗+运动疗法+眼针组升高程度最大(P<0.001),四组患者PGE2、SP和IL-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常规理疗+运动疗法+眼针组降低程度最大(P<0.001)。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眼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减轻疼痛效果最显著,疼痛VAS评分降低最明显,无不良事件发生,并且显著增加患者满意度,显著�
- 王雪张芳芳马晴陆宇张亮
- 关键词:眼针运动疗法肩手综合征疼痛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平衡训练结合中医综合治疗前后腿部肌肉形态对平衡能力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应用定量超声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腿部肌肉形态结构的变化,并根据肌肉形态学的变化特点观察对平衡能力及膝关节术后整体恢复情况的生物力学评价。[方法]选取辽宁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部患者16名,使用定量超声影像检查,对患者的腿部肌群进行超声形态学检查,并评估平衡能力及下肢负重能力的改善。[结果]对于平衡能力的训练对于缓解股后肌群的肌张力,对于优势侧的平衡能力有更为显著的恢复能力。[结论]使用定量超声对肌肉进行肌肉的形态学检测可以更为快捷的对前交叉重建术后患者的恢复进行良好的评价。
- 姜国信蒋十情胡迪陆宇张亮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肌萎缩定量超声
- 股骨颈骨折中医保守疗效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股骨颈骨折的中医保守治疗疗效分析。方法:对2005年7月—2013年1月接受中医保守治疗的81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81例患者出院后获1~6年(平均3.3年)随访,观察骨折愈合、髋部功能状态、并发症情况及股骨头坏死率,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优32例,较好18例,良20例,优良率86.4%,4例患者由于严重内科病,住院期间内转院;1例自动转院;1例患者住院87 d骨折端仍未开始生长,故出院,后经随访,患者于出院后不久,因骨折端骨肿瘤过世;1例患者,女74岁,最后因骨不愈合行髋关节置换术;1例患者,89岁,住院期间自然死亡;2例患者住院一周内出院而未进行延续治疗;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中医保守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可靠,不切开关节囊,不暴露骨折端,对股骨头血液循环干扰小,能够获得满意功能。
- 张亮胡迪白希壮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中医保守治疗
- 一种眼球运动训练装置
- 一种眼球运动训练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直立的镜面;在镜面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固定镜面的桌架;在镜面的正面设置有指示灯组件,该指示灯组件包括横纵向间隔排列的灯泡以及横纵向交错式间隔排列的灯带;在桌架上设置有与灯泡和灯带连接光...
- 郑思远张亮赵琳
-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治疗与单纯牵引治疗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牵引联合中药口服及骶管治疗的综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门诊及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综合治疗组59例行中药口服、牵引、骶管治疗等综合治疗,单纯牵引组51例单纯行牵引治疗。采用JOA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进行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的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6个月的JOA评分比较,综合治疗组优于单纯牵引组(P<0.05);治疗后1、6个月改善率2组比较,综合治疗组优于单纯牵引组(P<0.05)。结论应用牵引联合中药口服及骶管治疗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 张亮胡迪王旭凯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口服
- 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在老年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在老年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及医联体合作医院相关科室治疗的102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各项住院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肺功能指标变化、各项评分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咳嗽、咳痰、发热、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节律不齐、心率加快、肺脓肿、肺不张、重症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FVC、FEV1/FV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FVC、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疾病认知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护理结局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在老年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加快症状缓解速度,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肺功能,并提高疾病认知及治疗依从性,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护理结局。
- 关艳王雪张亮
- 关键词:老年肺炎中西医结合护理
- 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抑郁障碍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74例偏瘫伴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变化、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FMA评分、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活力、情绪角色、躯体角色、总体健康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神经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抑郁障碍均有良好治疗作用,能促进缺损神经功能的修复,改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陆宇张亮
- 关键词:偏瘫神经功能缺损抑郁障碍生活质量
- 探讨自制“红玉膏”对难愈性创面和烧烫伤治疗效果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煨脓长肉"理论制成的传统中药膏—红玉膏对难愈性创面和烧烫伤(Ⅱ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7—2015年1月治疗的患有难愈性创面和烧烫伤(Ⅱ度)的患者,纳入研究的患者共98名,其中男75例,女23例,年龄在2~70岁,中位数42岁,其中Ⅱ度烧烫伤患者15例,手术切口感染30例,各种外伤后伤口感染继发疮疡16例,慢性骨髓炎患者21例,糖尿病足患者1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经过适当的创口清创后,创口按创面的类型和面积给予不同剂量的红玉膏,已经形成窦道的,使窦道通畅后,使用红玉膏药线置入窦道内引流。临床观察期12周,到期研究终止。结果:烧烫伤组15例患者痊愈,痊愈率100%;手术切口感染组患者痊愈19例,显效8例,好转3例,有效率100%;外伤后伤口感染继发疮疡组患者痊愈9例,显效5例,好转和无效各1例,总有效率94%;慢性骨髓炎组患者痊愈9例,显效5例,好转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1%;糖尿病足组患者痊愈8例,显效6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所有患者出院后获1~6年(平均3.3年)随访,痊愈患者没有复发病例,显效患者在研究结束后继续治疗,最后全部愈合,好转病例最后大部分痊愈。结论:传统中药膏—红玉膏对难愈性创面以及烧烫伤的治疗效果疗效确切,无副作用。
- 张亮胡迪
- 关键词:难愈性创面烧烫伤
- 肌骨超声引导下应用冲击波联合PRP治疗骨不连初步探索被引量:10
- 2018年
- 骨不连是指骨折后至少9个月且连续3个月动态观察未见到骨折有明显的愈合征象。目前对于骨不连的治疗有很多方法。体外冲击波治疗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骨不连领域。笔者在肌骨超声引导下,应用体外冲击波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骨不连,治愈了大量的患者,为患者解决了病痛,值得推广。
- 李培张亮
- 关键词:骨不连体外冲击波富血小板血浆
-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后遗症康复中应用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后遗症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该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114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康复护理,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对比两组的肢体功能恢复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评分(BI)、血清因子水平、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MA评分、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S-100β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活动、情感、精力、睡眠、疼痛程度、社交活动等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HP)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后遗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血液循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王冬梅张亮
- 关键词:脑梗死后遗症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