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 作品数:18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倍慈模式”自助小组对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越来越多的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照料者对自助小组感兴趣。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检索复习,综述了国内外自助小组对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照料者负担和家庭经济等影响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倍慈模式及其自助小组对精神障碍患者及其照料者的影响,为自助小组和倍慈模式在中国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曹敬华张云淑张丽丽栗克清
- 关键词:精神障碍患者照料者
- 伴失眠症状老年抑郁症病人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
- 2025年
- 目的探讨伴失眠症状老年抑郁症病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老年抑郁病人年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失眠症状分为伴失眠症状组65例、无失眠症状组59例。比较两组血清BDNF、GDNF、TH水平差异,并对老年抑郁症失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伴失眠症状组BDNF水平低于无失眠症状组[981.09(924.37,1031.63)ng/L,1062.64(1012.79,1137.6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失眠症状组GDNF水平低于无失眠症状组[0.41(0.31,0.50)ng/L,0.56(0.44,0.6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无眠症状组,伴失眠症状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表达水平及促甲状腺激素(TSH)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相关性分析显示,BDNF、GDNF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BDNF、GDNF是伴发失眠症状的保护因素(BDNF:OR=0.99;GDNF:OR=0.01)。结论提高血清BDNF和GDNF水平至正常水平可能成为改善老年抑郁失眠的潜在途径。
- 贾雪张云淑张丽丽黄志靖栗克清
- 关键词:抑郁症入睡和睡眠障碍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甲状腺激素
- 母孕期应激与子代精神分裂症关系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背景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直以来不是十分清楚,发育起源学说认为精神分裂症起始于围生期,后期出现精神症状不是疾病的开始而是疾病中后期的表现,母孕期经历应激与子代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因果关系尚未定论。目的 探索母孕期经历应激对子代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筛选关于母孕期经历应激事件的队列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5月。双人独立根据检索策略进行文献检索,提取题目、第一作者、应激事件、发表时间、例数、诊断标准、孕期时间等信息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RR及其95%CI评估合并效应量。采用State 15.0软件进行发表偏倚Egger’s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3篇文献,共3 342 829例研究对象,其中应激组536 142例,对照组2 806 6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激组子代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高于对照组[RR=1.43,95%CI(1.17,1.73),P=0.000 01]。按照应激持续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母孕期经历短期应激时应激组子代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高于对照组[RR=1.10,95%CI(1.01,1.20),P=0.03],母孕期经历长期应激时应激组子代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高于对照组[RR=1.69,95%CI(1.58,1.80),P<0.000 01]。Egger’s检验结果显示,无发表偏倚(t=0.79,P=0.79)。结论 母孕期经历应激可能使子代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增加,且长期应激与短期应激均可能使子代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增加。
- 张丹贾宏学刘欣张赛赛张云淑张丽丽栗克清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受孕期应激META分析
- 抑郁症及自杀倾向与rs7305115位点单核酸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人群抑郁症及自杀倾向和色氨酸羟化酶—2中rs7305115单核苷酸多态性有无关联。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研究,利用HAMD17对123例有自杀倾向和145例无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采...
- 张丽丽韩书贤钟衔江安治国伊琦忠
- 关键词:抑郁症自杀单核苷酸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早年应激与重性抑郁障碍机制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3
- 2023年
- 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MDD)因其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低治愈率,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早年应激(early life stress,ELS)被认为是成年后MDD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ELS会导致相关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下降、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增加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等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同时早年应激可能通过特定的表观遗传作用,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精神疾病的发生。本文将综述早年应激与重性抑郁障碍机制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 郭文韬张丽丽栗克清李冰张云淑
- 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 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未治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治期( DUP)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诺丁汉起病症状量表( NOS)以及疾病家庭负担量表( FBS)对206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起病形式以及因疾病给家庭带来的负担进行评估。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DUP的中位数为6(2,12)个月,其中男性5(1,12)个月,女性7(2,12)个月,男女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分为短DUP组(DUP≤6个月)112例和长DUP组(DUP〉6个月)94例比较结果显示,不同DUP组的起病形式(χ2=61.99,P=0.000)、家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t=4.09,P=0.000)、疾病对家庭娱乐活动的影响(t=-2.22,P=0.03)以及疾病对家庭成员心理健康的影响(t=-2.53,P=0.01)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起病形式( OR =11.46,95%CI =5.70∽23.04)是DUP的危险因素;家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OR=0.73,95%CI=0.60∽0.90)是DUP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影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DUP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起病形式及家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是主要因素。
- 石贺敏张云淑严保平张丽丽栗克清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
- 精神病超高危人群及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研究被引量:2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精神病超高危人群和一级亲属中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一共识版中的连线测验、符号编码、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简易视觉记忆测验修订版、持续操作测验和Stroop色词测验对精神病超高危人群(超高危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一级亲属组)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评定,每组30例。采用SPSS17.0对各组间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1)超高危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符号编码(t=-4.191,P〈0.01)、霍普金斯词语学习(t=O.754,P=O.005)、持续操作(t=3.780,P=O.001)、Stroop色词(Stroop单词t=-4.073,P〈0.01;Stroop颜色t=-2.033,P-O.047;Stroop色词t=-3.609,P=O.001)测验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一级亲属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符号编码(t=-2.247,P=0.028)、霍普金斯词语学习(t=-2.038,P=0.046)、简易视觉记忆(t=-2.209,P=0.031)、持续操作(t=-2.687,P=0.011)、Stroop色词(Stroop单词t=-4.655,P〈O.01;Stroop色词t=2.341,P=O.023)测验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在符号编码测验中,超高危组[(43.9±10.7)分]比一级亲属组[(50.1±11-3)分]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8,P=0.033);(4)超高危组中,同时符合遗传风险和功能衰退精神病风险综合征以及轻微阳性症状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诊断标准的个体(n=8)和只符合遗传风险和功能衰退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诊断标准的个体(n=9)间,各认知测验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病超高危人群和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中已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涉及信息处理速度、言语学习和记忆、工作记忆、注意膳觉等方面,超高危人群在信息处理速度方面比一级亲属差。
- 张丽丽张云淑贾海玲李冰严保平王健石贺敏栗克清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
- 三级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康复治疗师现况调查
- 2024年
- 目的:了解我国三级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康复治疗师的年龄、职称、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情况,为精神康复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方法:调查我国43家三级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康复治疗师的人员配置情况,对康复治疗师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称、专业相关度及区域间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43家医院中康复治疗师共197名,年龄构成主要集中在20~30岁和30~40岁,以本科受教育程度和初级职称为主,半数以上的人员第一受教育专业和康复专业相关。东、中、西部地区的康复治疗师在年龄、受教育程度、职称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三级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康复治疗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年龄结构相对合理,但高级职称比例偏低,未来应注重人才培养和晋升制度的建立,以提高整个行业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水平。
- 康轶群刘晋宁杨云龙张丽丽张云淑栗克清
- 关键词:精神康复康复治疗师
- 青少年首发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未遂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首发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青少年首次抑郁障碍住院患者125例,根据有无自杀未遂分为伴自杀未遂组(51例)和不伴自杀未遂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及相关指标。结果:伴自杀未遂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17,HAMD-17)中有罪感因子分、工作和兴趣因子分以及总分均高于不伴自杀未遂组;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甲状腺功能中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4,FT4)均低于不伴自杀未遂组(P均<0.05)。HAMD-17总分(OR=1.194)、FT4(OR=0.051)与青少年首发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未遂相关联。结论:青少年首发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越严重,自杀未遂发生率越高;血清FT4水平与自杀未遂行为的发生呈负相关。
- 芦云平周梦迪于超宋丽华张丽丽崔伟
- 关键词:青少年自杀未遂影响因素
-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伤行为与甲状腺激素和脂类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伤行为与正常范围内甲状腺激素与脂类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青少年住院患者182例,其中伴自伤行为38例,不伴自伤行为144例。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别,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伤的相关因素。结果: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伴自伤行为组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不伴自伤行为组(P<0.05),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低于不伴自伤行为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时间(OR=1.03)越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OR=12.75)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越容易有自伤行为。结论:病程时间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可能是青少年抑郁症自伤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低可能是保护因素。
- 温敏张云淑刘晋宁胡晋云张歆玮张丽丽李冰栗克清
- 关键词:抑郁症青少年自伤甲状腺激素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