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菲菲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土壤
  • 2篇施肥
  • 2篇泡桐
  • 2篇人工林
  • 1篇地力
  • 1篇性状
  • 1篇蓄积
  • 1篇蓄积量
  • 1篇有机碳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公益林
  • 1篇石漠化
  • 1篇土壤肥力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土壤物理
  • 1篇土壤物理性质
  • 1篇土壤物理性状
  • 1篇土壤性质

机构

  • 5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湖南省林业科...
  • 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5篇唐菲菲
  • 4篇吴立潮
  • 2篇邓艳林
  • 2篇涂佳
  • 1篇张景
  • 1篇曹福祥
  • 1篇何介南
  • 1篇郑茂
  • 1篇陈芳芳

传媒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施肥对泡桐人工林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为明确不同施肥处理对泡桐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以湖南省4年生泡桐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以及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微生物酶与土壤化学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对其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施肥处理显著改变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其中专用肥对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提高更为显著,相比不施肥对照,分别提高了79.01%,72.40%和230.76%。3种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其中专用肥处理对泡桐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提高最为显著,相比对照处理,微生物量碳提高了321.02%,微生物量氮提高了386.87%。泡桐在专用肥处理下,除p H外,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呈现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与土壤酶活性呈现正相关;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与土壤养分呈现正相关。专用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化学指标产生的影响最大。
涂佳付宇佳朱志文黄卫华唐菲菲吴立潮
关键词:泡桐人工林施肥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湘西北石漠化区土壤质量评价被引量:11
2016年
在对湖南省西北部3县4种不同石漠化程度的13个样地进行植被调查及土壤样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指标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构建了评价土壤肥力的土壤属性指标的最小数据集,并对30项土壤属性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最终确定了各样地的土壤质量得分。结果表明:(1)湘西北石漠化区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为:土层厚度(ST)、A层厚度(AT)、土壤粗粉粒(Silt-1)、总孔隙度(BP)、全氮(TN)、有效钾(AK)、阳离子交换量(CEC)、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量磷(MBP)、C/N比。(2)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对应等级下的土壤肥力灰色关联度均值分别为0.649、0.523、0.555、0.519,表现为潜在石漠化>中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3)石门、慈利、龙山三地的石漠化区土壤肥力质量综合加权关联度值得分分别为0.571、0.555、0.550,表现为石门>慈利>龙山,其变异系数为1.90%。(4)TN和BP与各样地加权关联度值显极显著相关(P<0.01)。结果表明湘西北石漠化区石漠化等级越高,其土壤肥力质量越低;石门、慈利和龙山三地之间整体质量虽有区别,但差异并不大;在湘西北石漠化区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中,TN和BP对湘西北石漠化区的土壤质量影响最大。
唐菲菲邓艳林郑茂郭徽曹福祥吴立潮
关键词:石漠化土壤肥力灰色关联分析
长沙市重点生态公益林土壤与植被协同机制
生态公益林在维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长沙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森林资源,改善投资和居住环境,实现建设生态长沙的目标,长沙市启动了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研究生态公益林区土壤与...
唐菲菲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土壤性质
莽山不同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分布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类次生林土壤有机碳(SOC)分布特征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为该地区森林土壤碳储量的准确计量及森林土壤固碳增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海拔1230~1300 m区域内的杉木、粤松林和竹林内设9个固定标准地,采集不同层次土壤样品32个,测定其SOC、土壤容重及田间持水量,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法研究不同植被类型SOC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容重和田间持水量间的关系。【结果】杉、松、竹三类林地不同土层SOC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不同林分变化幅度差异不同,且各土层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三类林地0~40 cm土层SOC存贮有机碳在整个土层所占比重不同,分别为77.7%、77.1%和85.9%。经回归分析发现,杉、松、竹三类林地SOC和土壤容重拟合值R分别为0.632、0.727和0.615,杉木林SOC含量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下同);三类林地SOC含量与田间持水率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黏粒、粉粒、砂粒含量在同一土层中的三类林地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黏粒、粉粒、砂粒含量与SOC含量相关不显著(P>0.05),而砂粒与黏粒、粉粒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杉、松、竹三类林地砂粒含量在土壤垂直剖面各层均高于黏粒、粉粒含量。【结论】莽山不同次生林SOC与土壤物理性质密切相关,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机械组成等物理性质可作为营林和增加森林土壤碳汇的参考指标。
邓艳林陈芳芳张景唐菲菲何介南吴立潮
关键词:次生林土壤物理性状
长期施肥对第四纪红壤泡桐林蓄积量及基础地力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泡桐是世界上最速生的3大用材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淮海地区,它材质优良,深受广大林农喜爱。然而,泡桐在中亚热带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适宜的施肥方式尚不清楚。为了明确中亚热带第四纪红壤地区,长期施肥对泡桐地力和蓄积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湖南湘阴县新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泡桐专用肥,普通商业肥和对照3个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排列,重复3次,连续10年观测,分析了造林以来不同施肥处理对桐林蓄积量及基础地力的影响。连续10年的观测表明:(1)施肥能显著提高泡桐蓄积量,且施用专用肥蓄积量增长效果更为显著;造林后第1~3年,泡桐专用肥与普通商业肥的增产效果间无显著差异,但从第4年开始施用专用肥蓄积量增长效果更为显著,到造林的第10年,施用专用肥的泡桐蓄积量明显优于商业肥,比施用商业肥的蓄积量提高了28.27%,比对照提高了127%。(2)施用专用肥和商业肥土壤地力贡献率在泡桐种植10年后分别下降了57.4%和35.5%,并于造林第5年后,泡桐人工林土壤地力贡献率和土壤肥料贡献力变化趋于稳定。(3)不同施肥对泡桐蓄积量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差异显著,其中施用专用肥后有利于泡桐蓄积量的稳定和持续性增长。(4)与商业肥和对照相比施用专用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全氮含量变化不显著。综上所述,施肥能有效提高泡桐蓄积量,且施用泡桐专用肥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商业肥。泡桐专用肥显著地提高了土壤肥料的贡献率,泡桐蓄积量稳定和可持续性增长以及土壤部分养分含量的提高。
涂佳甘卫祥付宇佳唐菲菲吴立潮
关键词:不同施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