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燕茹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包头市第八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生长发育
  • 1篇骨龄
  • 1篇骨龄测定
  • 1篇儿童
  • 1篇儿童骨龄

机构

  • 1篇包头市第八医...

作者

  • 1篇孙国莉
  • 1篇徐红梅
  • 1篇刘燕茹
  • 1篇王增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三种不同骨龄测定方法在矮小儿童骨龄的比较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对3种骨龄测定方法(G-P图谱法、叶氏RUS及C骨龄计分法)在矮小儿童的应用进行比较,了解其各自特点,指导临床选择应用。方法由熟知骨龄评价方法的专人小组采用盲法分析矮小儿童134例X线骨龄片,分为4组即女未发育组(<8岁),女发育组(>8岁或已发育),男未发育组(<10岁),男发育组(>10岁或已发育)。分别用3种方法评价骨龄并对比分析。结果 (1)女发育组中C骨龄与G-P图谱法、叶氏RUS骨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骨龄测定值低于后二者;(2)骨龄落后生活年龄2岁以上者,G-P图谱法骨龄41例,叶氏RUS骨龄18例,C骨龄18例,同时落后者14例;(3)拇指内侧籽骨的出现对应骨龄与青春期发育年龄相符。结论 (1)对年长儿及发育期矮小儿童不建议用C骨龄,G-P图谱法可满足临床一般需要,推荐使用RUS骨龄。(2)临床工作中对G-P图谱法评定骨龄落后的,建议进一步行计分法评定,可以减少骨龄落后阳性率。(3)籽骨的B期可作为青春期开始标志,且重视籽骨在骨龄评价中的重要意义。
赵丽泓刘燕茹徐红梅王增孙国莉
关键词:骨龄骨龄测定生长发育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