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秋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铁电
  • 2篇电性能
  • 2篇铁电性
  • 2篇铁电性能
  • 2篇BIFEO
  • 2篇BIFEO3
  • 2篇掺杂
  • 1篇电性能研究
  • 1篇多孔
  • 1篇多孔阳极氧化...
  • 1篇多孔阳极氧化...
  • 1篇性能研究
  • 1篇阳极氧化铝
  • 1篇阳极氧化铝模...
  • 1篇氧化铝模板
  • 1篇溶胶
  • 1篇溶胶-凝胶法
  • 1篇烧结法
  • 1篇陶瓷
  • 1篇钛酸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4篇刘文秋
  • 3篇李美亚
  • 2篇汪晶
  • 2篇吴国伟
  • 2篇袁娜
  • 1篇赵兴中
  • 1篇朱永丹
  • 1篇刘军
  • 1篇刘小莲
  • 1篇方小利
  • 1篇宋辉

传媒

  • 1篇大众科技
  • 1篇功能材料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微纳电子技术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磁电复合陶瓷(BaTi0_3/CoFe_2O_4)的制备及其铁电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铁电/铁磁复合材料的磁电耦合效应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前景。BaTiO3具有很大的压电系数,CoFe2O4具有良好的磁致伸缩性能,二者的复合是研究磁电耦合效应的理想体系。文章研究了BaTiO3/CoFe2O4磁电复合陶瓷的制备及其微结构、漏电和铁电性,研究了不同组份对磁电复合陶瓷的微结构、漏电和铁电性能的影响规律。
宋辉吴国伟袁娜刘文秋
关键词:钛酸钡复合陶瓷固相烧结法
Ce、V共掺杂BiFeO_3多铁薄膜及其电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sol-gel法在Pt/Ti/SiO2/Si衬底上成功制备出纯BiFeO3(BFO)和Ce、V共掺杂Bi0.97Ce0.03Fe1-xVxO3(x=0,0.01,0.02,0.03)(BCFVx)薄膜。结构和形貌测试表明,Ce、V共掺杂使得BFO薄膜发生从菱方结构到伪四方结构的转变,且薄膜晶粒变小。介电性能和漏电流测试表明,Ce、V共掺杂BFO薄膜的介电常数增大,介电损耗和漏电流密度减小。铁电性能测试表明在x=0.01时,BCFV 0.01薄膜具有较好矩形度的电滞回线,表现出较好的铁电性能。
袁娜刘军刘文秋李美亚赵兴中
关键词:BIFEO3离子掺杂铁电性能
La掺杂BiFeO_3多铁纳米管的制备与性能
2011年
采用溶胶-凝胶结合模板的方法制备得到La掺杂BiFeO3(Bi0.94La0.06FeO3(BLF))多铁纳米管,运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HRTEM)以及多功能铁电测试仪对样品进行了形貌表征和铁电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纳米管的外壁光滑,排列有序,外径约为200n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测试结果证明BLF纳米管是多晶钙钛矿结构;在测试电压为2 000V时,BLF纳米管剩余极化值Pr达到36.6μC/cm2,矫顽电场Ec为129kV/cm;测试电场为±100kV/cm时,漏电流密度为分别为1.44×10-3和1.63×10-3A/cm2。
刘文秋李美亚汪晶刘小莲
关键词:BIFEO3LA掺杂纳米管溶胶-凝胶法铁电性能
硅基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研究
2011年
利用电子束蒸发在硅衬底上制备Al膜,并制备硅基阳极氧化铝(AAO)模板;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模板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计算机对阳极氧化电流的实时观测监控了硅基AAO模板的自组装过程.优化了制备孔洞规则的高质量硅基阳极氧化铝模板的条件,该模板对进一步研究硅基AAO模板多铁功能纳米管线及相应的器件奠定了基础.
吴国伟汪晶方小利刘文秋李美亚朱永丹
关键词:硅基SEM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