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孟婷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症
  • 2篇亚健康
  • 2篇亚健康状态
  • 2篇酸血症
  • 2篇尿酸
  • 2篇尿酸血症
  • 2篇中医
  • 2篇健康
  • 2篇高尿酸
  • 2篇高尿酸血症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心血管疾病危...
  • 1篇心血管疾病危...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管疾病危险...
  • 1篇皂苷
  • 1篇证论治
  • 1篇致病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刘孟婷
  • 4篇罗浩轩
  • 3篇张诗军
  • 2篇项婷
  • 1篇柯斌
  • 1篇秦鉴
  • 1篇孙保国
  • 1篇陈肖霖
  • 1篇黄颖娟
  • 1篇陈泽雄
  • 1篇陈燕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高尿酸血症大鼠oatp1a1表达的萆薢总皂苷降尿酸机制探讨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高尿酸血症大鼠胃、肝、肾、小肠和大肠组织oatp1a1表达水平探讨萆薢总皂苷降尿酸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萆薢总皂苷低剂量组和萆薢总皂苷高剂量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和胃、肝、肾、小肠和大肠各组织中oatp1a1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萆薢总皂苷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降低,大鼠胃、肝、肾、小肠和大肠各组织oatp1a1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萆薢总皂苷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其机制可能是上调大鼠胃、肝、肾、小肠和大肠组织oatp1a1表达水平。
陈燕陈肖霖刘孟婷罗浩轩项婷张诗军孙保国陈泽雄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与湿浊关系探讨
酸血症与祖国传统医学之“湿浊”密切相关,杨崇青等认为其发生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人过中年,脏气日渐衰退,加之饮食不节,嗜食膏粱厚味或饮酒过度,致脾失健运,肾失蒸腾气化,聚湿生痰,痰瘀互结,留于营血而成。杨保林则认为禀赋不...
刘孟婷罗浩轩项婷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中医病机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医学因其独特的“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三因制宜”的理论体系,在亚健康的认知、诊断筛查及干预方面相比现代医学具有特色和优势。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可认识到亚健康的发病是整体因素的作用,而并非是某个器官和组织的异常,将...
刘孟婷罗浩轩张诗军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辨证论治
中国亚健康状态的临床亚型及致病因素研究进展
健康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只经历了30余年,关于亚健康问题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性阶段。对于亚健康认识的这个问题上,现代医学更倾向于注重人体的器质性改变,从细胞或分子生物水平上,找到可量化的形态和结构变化,其侧重点更偏向“治病”...
刘孟婷罗浩轩张诗军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临床亚型流行病学致病因素
现代服药辟谷改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回顾性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现代服药辟谷治疗前后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自身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共纳入192例,分别于辟谷前、辟谷后观察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变化情况。结果:患者体重、血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辟谷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辟谷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已超过临床危险临界值的患者变化程度较正常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现代服药辟谷对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改善作用,可降低IGF-1,并可良性双向调节血压。
张汀滢李辉张丽柯斌孙佳盼刘桃丽黄颖娟陈贤华刘孟婷罗导航秦鉴
关键词:热量限制心血管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