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文杰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源性
  • 2篇头颈
  • 2篇染色
  • 2篇黏膜
  • 2篇细胞
  • 2篇鳞癌
  • 2篇免疫
  • 2篇口腔
  • 2篇黑色素
  • 2篇黑色素瘤
  • 1篇移植瘤
  • 1篇移植瘤模型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染色
  • 1篇人源
  • 1篇人源性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受体家族
  • 1篇头颈部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张志愿
  • 4篇石超吉
  • 4篇韩永
  • 4篇孙树洋
  • 4篇陶文杰
  • 3篇李江
  • 2篇周榕
  • 1篇张雷

传媒

  • 3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YAP蛋白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检测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判断其是否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特性相关。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68例原发口腔鳞癌患者组织标本中YAP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靶向YAP的sh RNA以及存在特定位点突变的YAP过表达载体,转染含YAP蛋白的TB2T4和SCC23口腔鳞癌细胞;利用细胞划痕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检测YAP干扰及过表达对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原发口腔鳞癌组织中,YAP在细胞核和胞质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P<0.05)。YAP在细胞核的表达情况与患者颈淋巴结转移(P<0.001)及5年总体生存率(P=0.008)显著相关。沉默YAP基因后,TB2T4和SCC2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过表达YAP基因后,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得到部分恢复(P<0.05)。结论:YAP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YAP在口腔鳞癌细胞的侵袭、迁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周榕石超吉韩永陶文杰李江孙树洋张雷张志愿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NA干扰
口腔黏膜黑色素瘤人源性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和鉴定口腔黏膜黑色素瘤(oral mucosal melanoma,OMM)人源性移植瘤(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方法:将4例原发性口腔黏膜黑色素瘤组织移植于免疫缺陷裸鼠皮下,观察并记录裸鼠成瘤情况,待移植瘤稳定生长后进行传代;利用H-E染色观察原发瘤和移植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黑色素瘤标志物HMB-45、Melan-A、S-100及Ki-67在两者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4例口腔黏膜黑色素瘤组织皮下移植成功并序列传代;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移植瘤在组织病理形态和4个标志物表达情况上与原发瘤保持一致。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4例口腔黏膜黑色素瘤人源性移植瘤模型,传代移植瘤保留了原发瘤的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特征,可为口腔黏膜黑色素瘤研究提供理想的临床前动物模型。
陶文杰韩永周榕石超吉洪多李江孙树洋张志愿
关键词:裸鼠
病人源性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模型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构建及鉴定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mucosal melanoma of head and neck,HNMM)病人源性肿瘤细胞(patient derived tumor cell,PDC)模型。方法 :通过肿瘤组织块原代培养、分离肿瘤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分离的肿瘤细胞;以PDC皮下成瘤,通过组织切片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病人原发灶和PDC成瘤组织的细胞学形态。结果:头颈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移植瘤组织块分离出的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HMB-45和Melan-A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PDC可以在裸鼠皮下成瘤,成瘤组织与患者组织细胞形态一致。结论: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构建的PDC模型能够反映患者的组织学特征,PDC模型能够为头颈部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
韩永石超吉周榕陶文杰洪多李江孙树洋张志愿
关键词:头颈部免疫荧光染色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在头颈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头颈鳞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定位。方法:提取10种头颈鳞癌细胞系蛋白,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FGFR家族成员的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FGFR各型在SCC25和HN6细胞中的表达位置。应用Image J软件测量免疫印迹条带灰度值,Graph Pad Prism 5.01对灰度值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0株头颈鳞癌细胞细中,6株表达FGFR1。FGFR2、3、4均在10株头颈鳞癌细胞细中表达。FGFR1、2、4表达于细胞核及细胞质,FGFR3仅表达于细胞质。结论:FGFR在头颈鳞癌细胞细中共表达,可能与头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FGFR家族不同亚型在头颈鳞癌细胞的表达定位存在差异。
石超吉周榕韩永陶文杰孙树洋张志愿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鳞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