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佳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潮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潮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携载核酸的锰掺杂型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携载核酸的锰掺杂型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MSN纳米载体的合成:S2、Mn@MSN纳米载体的合成:S3、Mn@MSN@FTCD纳米复合药物的合成:S...
- 陈佳佳陈志安李振豪洪建文柯映平叶海璇詹泽锋
- 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2020年1月至2023年10月间收治的4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均行病理穿刺检查,以病理穿刺结果为金标准,将40个病灶按良恶性分为良性组(n=14)和恶性组(n=26),比较不同性质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影像学特征差异、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差异,评估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检测效能。结果:(1)超声造影显示良性病灶呈周边结节性向心性增强、早期整体性增强呈高回声或离心性填充等;恶性病灶呈动脉期高增强、门静脉期等增强、延迟期低增强或动脉期环状稍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低增强等。(2)恶性组超声造影时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开始消退时间均比良性组更早(P<0.05);(3)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检测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77.54%、69.23%、92.91%。结论: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适合推广使用。
- 谢伟超陈海庆陈佳佳詹泽锋
-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脏局灶性病变
-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护理作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硬币投掷法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每组各30例,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手术状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3.33%较对照组的73.33%增高(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陈美双陈佳佳
- 关键词:循证护理胆总管结石
- 基于ERAS围术期处理方案在老年急腹症中的应用
- 2022年
-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腹症患者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围术期处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潮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急腹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围术期处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围术期处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出现并发症情况及营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指标水平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腹症患者采取基于ERAS理念的围术期处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预后效果,降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改善患者营养情况。
- 许泽贤黄振添陈佳佳
- 关键词:急腹症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老年人
- 3D打印技术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应用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6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3个月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40.62±20.50)ml、C臂透视次数(2.80±1.02)次少于对照组的(183.44±23.75)ml、(5.54±1.22)次,手术时间(98.45±9.55)min短于对照组的(120.40±11.65)min,术后3个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78.46±5.44)分高于对照组的(70.14±8.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应用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内固定中可减少术中出血、术中透视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术后肩关节功能,其应用效果理想。
- 陈镇才李进波陈佳佳陈晓彬刘展鹏张才铭
- 关键词: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肩关节功能并发症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178 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3 例,女95 例;平均年龄(46±3)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根据胆总管切口处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 管引流组,取石后一期缝合组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T 管引流组采用“T”管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采用t 检验或χ2 检验. 结果 两组患者均手术顺利.一期缝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19±18)min、(25±7)h、(6±1)d、(1.2±0.2)万元,与T 管引流组的(136±20)min、(38±8)h、(10±1)d、(1.5±0.2)万元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5.00,7.21,3.87;P〈0.05).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7)明显低于T 管引流组的12%(17/141)( χ^2=3.28,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发生胆漏3 例,切口感染1 例;T 管引流组胆漏1 例,胆囊窝积液5 例,切口感染11 例,粘连性肠梗阻10 例,所有患者均经对症处理后治愈. 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安全、有效,具有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 黄振添谢昭雄陈佳佳陈美双周铨柯映平
-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胆总管结石
- 基于MRI的三维重建技术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 评估利用MRI图像三维重建直肠癌患者盆腔自主神经以及周围器官在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56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重建组和对照组,重建组术前依照MRI三维重建结果制定手术方案,对照组按常规方式制定手术方案,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功能恢复相关指标。结果 重建的三维模型能个体化呈现患者盆腔自主神经以及周围器官分布关系。与对照组相比,重建组的手术时间缩短[(143.7±13.3)min vs.(151.5±12.1)min,P=0.040)],失血量减少[(31.3±12.1)mLvs.(39.4±11.6) mL,P=0.024)],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更优[(6.0±1.3)分vs.(7.9±2.6)分,P=0.003)]。此外,重建组的术后拔除尿管时间较对照组短[2.0(2.0,2.0)d vs.3.5(3.0,4.0)d,P <0.001]。结论 基于MRI的盆腔自主神经三维重建能准确呈现盆腔自主神经及器官的解剖关系,提高了D3根治术的效率和安全性,可为术者制定精细化、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 陈佳佳柯映平郭伟毅杨熙叶海璇洪建文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D3根治术盆腔自主神经三维重建技术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对比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5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n=100)和开腹术组(n=50)。开腹术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机体免疫功能指标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术组患者(P<0.05)。治疗后,腹腔镜组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指标以及肝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开腹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机体免疫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较小。
- 陈佳佳黄振添陈美双谢昭雄
- 关键词:胆管结石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