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轩
- 作品数:15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市黄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打造兼容创新的健康科技园区
- 广州市黄埔区基于辖内存在众多科技园区的特点,结合科技园区的人群特征和卫生资源配置,通过将多种健康支持性环境融合,成功试点打造了兼容创新的健康科技园区—华新园健康科技园区,为其他科技园区提供引领示范作用。
- 梁志轩杨春邓嘉瑜
- 一起误食断肠草引起家庭性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分析一起家庭性食物中毒发生原因,预防以后发生类似中毒事故。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剩余汤渣样品中检出钩吻碱甲和钩吻碱子,并且从煲汤材料鸡血藤中鉴别出断肠草。结论本起食物中毒事件是因为6名患者误食了混有断肠草的鸡血藤汤而引起的。
- 龙军标周金森梁志轩
- 关键词:断肠草食物中毒
- 2004-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改进消毒工作的薄弱环节,提高消毒质量,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抽检方法,对托幼机构的室内空气、玩具、物体表面、幼儿和教师手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测。结果 2004-2012年间共采集上述样品3 134份,合格率为81.88%。大、中、小型托幼机构的样品合格率分别为83.22%、80.21%、74.07%,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玩具、物体表面、幼儿和教师手的样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格率分别为96.79%、90.53%、77.54%、67.80%。省级、市级、区级、未评级托幼机构消毒监测样品总合格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格率分别为95.03%、88.60%、87.87%、77.76%。结论重点要加强小型托幼机构和未评级托幼机构的消毒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特别是要提高物体表面和手消毒合格率。
- 吴根容林宗伟方杭燕黄海梁志轩陈建成王伟炎罗雪影李少茵
- 关键词:托幼机构消毒质量
- 2012年广州市黄埔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知信行及感染状况调查
- 2014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及感染状况,为制订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9~12月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抽取广州市黄埔区社区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梅毒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问卷调查,并采血检测艾滋病、梅毒抗体。结果共调查402人,吸毒人群以男性、40~49岁、无业、初中文化程度、未婚为主。艾滋病、梅毒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4.18%,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毒者对艾滋病、梅毒的三大传播途径有一定程度认知,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知道艾滋病、梅毒自愿咨询检测的占59.95%,愿意做检测的占70.90%,认为自已感染艾滋病、梅毒危险性高的占40.30%。曾经静脉注射吸毒的占55.47%,其中共用过注射器的占37.67%。最近一年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过性行为的占63.18%,其中每次用安全套的占15.35%,最近1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占22.64%,其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25.27%。艾滋病抗体阳性率0.26%、梅毒抗体阳性率2.35%。结论黄埔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知识知晓率较低,态度不够重视,高危行为普遍存在,艾滋病、梅毒仍处于较低的流行水平,应加强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防治工作,防止疾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和向普通人群传播。
- 罗小华陈庆良吴根容梁志轩孙颖颖甘圳尧
- 关键词: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知识态度行为感染率
- 广州市黄埔区居民合理用药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居民合理用药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黄埔区18~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统...
- 曾君玲杨春梁志轩杨培喜
- 关键词:影响因素用药教育
- 2013年广州市春季部分小学教学环境PM_(2.5)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春季小学教学环境空气PM2.5情况。方法根据广州市城市不同功能分区,在黄埔区(工业区)、越秀区(商住区)和南沙区(郊区)按整群分层抽样原则各抽取5所小学,2013年4—5月对15所学校进行PM2.5监测。采样时间为学生在校学习时段(上午8时至12时,下午2时至4时),采样频次为每月1次,每次7 d,每所学校设4个采样点,检测方法为环境空气PM2.5的测定重量法(HJ 618—2011),评价标准参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结果黄埔区、越秀区、南沙区教学环境的PM2.5日均浓度均值分别为63.79μg/m3(范围为48.15~80.26μg/m3)、66.98μg/m3(48.60~93.85μg/m3)和29.91μg/m3(25.99~35.51μg/m3),3个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黄埔区、越秀区的日均浓度均值分别高于南沙区(均P<0.01)。黄埔区、越秀区、南沙区的教学环境分别有12、10、14 d的PM2.5浓度达到二级标准(≤75μg/m3),其中南沙区有13 d的PM2.5浓度达到一级标准(≤35μg/m3);黄埔区、越秀区分别有2、4 d的PM2.5浓度仅达到三级标准(>75μg/m3);3个区之间空气质量等级的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埔区和越秀区小学教学环境PM2.5日均浓度均值均超出一级标准,未全部达到二级标准,表明黄埔区和越秀区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需要加大环保措施。
- 林宗伟吴根容黄昱刘赐敏梁志轩曾繁于彦杰余日安
- 关键词:教学环境PM2空气质量
- 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 目的了解黄埔区学校食堂餐具消毒状况,餐具洗消员餐具消毒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学校餐具消毒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黄埔区70间学校食堂进行餐具消毒问卷调查,对122名餐具洗消员进行餐具消毒知识问卷调查,抽检12...
- 吴根容梁志轩林宗伟邹开泉陈建成黄海王伟炎钟秀茵刘赐敏
- 关键词: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效果
- 文献传递
- 广州市黄埔区居民合理用药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居民合理用药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黄埔区18~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合理用药素养及用药教育需求信息,采用c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效调查2 534位居民,男性1 082人(占42.7%),女性1 452人(占57.3%);户籍以广州市为主(占80.8%);年龄以25~34岁居多(占30.6%);个人平均月收入主要为2 000~4 999元(占46.6%);文化程度以本科为主(占36.8%);职业以其他企事业单位人员居多(占31.0%);医疗保险多为城镇职工医保(占69.8%)。具备合理用药素养者738人,合理用药素养具备率为29.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5~34岁(OR=1.645)、35~44岁(OR=1.620)、文化程度为大专(OR=2.797)、本科(OR=3.675)、硕士及以上(OR=5.448)、职业为医务人员(OR=7.521)者,其具备合理用药素养的可能性较高。97.5%(2 470/2 534)的居民认同用药教育的重要性,82.8%(2 097/2 534)的居民愿意接受用药教育,28.7%(728/2 534)的居民曾接受过用药教育。结论黄埔区居民合理用药素养水平较低,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居民用药教育需求大;建议围绕居民常见用药认知误区,以低文化程度者为重点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合理用药素养水平。
- 曾君玲杨春梁志轩杨培喜
- 关键词:影响因素用药教育
- 1起急性甲苯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调查某家具厂甲苯职业性中毒事故的原因,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采集样品检测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结果该家具厂泡油岗位因严重通风不良,造成工人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而中毒。结论应该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坚决制止那种只顾利润而不顾工人健康的违法行为。
- 龙军标梁志轩林宗伟刘赐敏
- 关键词:甲苯中毒
- 公共场所PM_(10)和PM_(2.5)浓度及其对从业人员上呼吸道症状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黄埔区各类公共场所室内PM10和PM2.5浓度水平及对从业人员上呼吸道症状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全区4大类公共场所,包括理发美容类、商场剧院类、酒店旅馆类、酒吧KTV游戏厅类,采用便携式防爆智能数字粉尘仪AM510进行室内PM10和PM2.5浓度检测,通过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类场所室内PM10和PM2.5浓度水平进行分析。结果黄埔区4大类场所室内PM10浓度水平分别为(0.113±0.044)mg/m3,(0.085±0.022)mg/m3,(0.112±0.028)mg/m3和(0.207±0.031)mg/m3,其中酒吧KTV游戏厅室内PM10浓度超出GB/T 18883-2002标准限值(<0.15mg/m3)。全区4大类场所室内PM2.5浓度水平分别为(0.065±0.025)mg/m3、(0.050±0.013)mg/m3、(0.075±0.016)mg/m3和(0.120±0.018)mg/m3,均超出GB 3095-2012一级标准限值(<0.035mg/m3)。单因素分析及两两比较结果表明:各类场所室内PM10和PM2.5浓度水平,酒吧KTV游戏厅类最高,商场剧院类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M2.5浓度与咳嗽、咽痛和鼻炎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黄埔区4大类公共场所室内PM2.5污染较为严重,明显影响从业人员上呼吸道健康,应加强对这类场所监管。
- 杨炼辉林宗伟吴根容周金森黄昱于彦杰刘赐敏梁志轩曾繁
- 关键词:公共场所PM10PM2.5呼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