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抗体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表面...
  • 1篇死亡率
  • 1篇死因
  • 1篇死因监测
  • 1篇麻疹
  • 1篇麻疹抗体
  • 1篇慢性非传染性
  • 1篇慢性非传染性...
  • 1篇居民死因
  • 1篇基层疾病
  • 1篇基层疾病预防...
  • 1篇基层疾病预防...
  • 1篇疾病预防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监测数据分析
  • 1篇管理效果

机构

  • 4篇六盘水市疾病...

作者

  • 4篇林江丽
  • 2篇金宣华
  • 2篇褚彪
  • 2篇田兴国
  • 2篇刘勇
  • 2篇任艳
  • 1篇张元安

传媒

  • 1篇黔南民族医专...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19—2022年六盘水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19—2022年六盘水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为当地制定医疗卫生政策以及强化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六盘水市死亡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所有个案资料,应用Excel2019软件整理数据,应用Jamovi2.3.1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等。结果2019—2022年六盘水市居民中,男性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六盘水市居民前7位死亡原因依次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2019—2022年六盘水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分别为74.50、75.40、75.53、74.80岁。结论2019—2022年六盘水市居民主要死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慢性病防控体系以降低慢性病死亡率。
包红艳林江丽张元安
关键词:死因监测死亡率
探究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方法
2020年
本文主要对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方法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某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疾病干预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150例为研究组,并选同时期该种患者150例对照组,比较两者干预效果。结果:和实施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掌握疾病知识评分、自我行为控制评分、SAS评分、SDS评分以及SF-36评分、满意度等都明显较优(P<0.05)。结论:该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患者可对疾病相关知识加强了解,并能对自我行为进行约束,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显著改善。
林江丽
关键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效果
2013年六盘水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水平监测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了解六盘水市健康人群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乙肝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健康人群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检测2区县459份血样,抗-HBs阳性率66.01%。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高而降低(P<0.01),有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的抗-HBs阳性率高于无接种史人群(P<0.05)。结论六盘水市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人群免疫水平明显提高。
田兴国褚彪朱仁珍任艳金宣华林江丽刘勇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六盘水市2013年人群麻疹抗体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六盘水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和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健康人群血样。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进行麻疹IgG检测。结果:检测2区县459份血样,麻疹IgG阳性率83.88%。5岁以下儿童麻疹IgG阳性率随年龄增高逐渐增高,到3-4岁组达到最高(98.15%),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麻疹IgG阳性率逐渐降低(χ2=39.43,P〈0.01)。不同性别、不同免疫史状况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六盘水市麻疹IgG抗体水平还不高,尚未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人群免疫保护水平,减少麻疹易感人群以达到消除麻疹的目的。
田兴国褚彪朱仁珍任艳金宣华林江丽刘勇
关键词:麻疹IGG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