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华
- 作品数:22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铰接约束圆孔蜂窝组合梁抗火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被引量:1
- 2023年
- 为研究铰接约束圆孔蜂窝组合梁的抗火性能,对圆孔蜂窝组合梁进行恒载升温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圆孔蜂窝组合梁在火灾全过程的温度分布、位移变化、破坏形态和耐火极限。结果表明:圆孔蜂窝组合梁孔间腹板和孔边腹板的温度变化基本一致;停止升温后,圆孔蜂窝组合梁经历收缩反拱、挠曲回落和变形恢复三个阶段;圆孔蜂窝组合梁板端形成明显的斜裂缝,且板端斜裂缝在升温阶段和降温阶段发展方向相反,板面纵向裂缝在降温阶段进一步形成、延伸和扩展;蜂窝钢梁端部腹板和下翼缘形成明显的局部屈曲,且下翼缘局部屈曲主要位于梁端第一开孔处;铰接约束圆孔蜂窝组合梁耐火极限时间为78min;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 张鑫李汝凯杨立华吕俊利
- 关键词:抗火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 一种应对超厚回填路基沉降的结构调整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超厚回填路基沉降的结构调整系统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超厚回填路基产生沉降或者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具有实现先整体顶升再单个微控调整,使上部结构恢复到安全使用高程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一种应对超厚回填...
- 孙剑平杨立华王军 顾薛青 郭毕钧 邱敬格
- 文献传递
- 某高层商业中心的抗震加固设计
- 2009年
- 为满足使用要求,需拆除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剪力墙,从而造成结构整体刚度不均匀,扭转效应增大,抗震性能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在进行加固改造设计时,从整体设计入手,在不影响使用的前提下,采取在其他部位增加钢支撑的方案解决刚度中心偏移问题。本文方法可供类似工程的加固设计参考。
- 王琴杨立华张鑫
- 关键词:剪力墙扭转刚度钢支撑抗震加固
- 一种适用于动压巷道的强顶固底两帮卸压支护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动压巷道的强顶固底两帮卸压支护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压巷道易受采掘扰动而破坏的问题,在保证原有支护结构不破坏的基础上,利用两帮卸压转移动压扰动,最终达到巷道持续稳定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一...
- 王军郭毕钧杨立华王正泽左建平徐亮宋建新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双曲线构筑物加固的施工吊篮及工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曲线构筑物加固的施工吊篮及工作方法,涉及吊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双曲线构筑物维护施工难度大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施工安全,具体方案如下:包括吊篮、固定设置在吊篮侧部的伸缩臂以及第一电磁铁、第二电...
- 马萍杨立华姚宗健陈国斌任显
- 附加消能子结构在抗震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 2024年
- 介绍了消能子结构的研究现状,文中以某小学教学楼抗震加固工程为例,阐述了采用附加消能子结构配合屈曲约束支撑进行抗震加固的设计过程,采用阵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分析并对比了加固前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变化,基于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消能子结构的加固设计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复核。结果表明:采用附加消能子结构对结构进行抗震加固,在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同时,可以不影响建筑内部功能。加固后,结构整体刚度增加,自振周期变短,层间剪力增大,整体变形变小,结构的整体受力状态和变形模式得到改善,房屋整体抗震性能提升。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整体塑性程度较低,损伤屈服机制更加合理,可以实现“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消能子结构为连接消能器和主体结构的关键构件,应重点进行设计,采用柱的N-M曲线进行承载力复核比较便捷。文中设计思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 侯宏涛杨立华王琴张鑫
- 关键词:屈曲约束支撑抗震加固
- 纳米纤维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研究了纳米纤维素(CNFs)对混凝土流变性能、水化热、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混凝土基体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CNFs的掺入增大了水泥浆体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抑制了水泥的早期水化,促进了水泥的后期水化;随着CNFs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增大;CNFs的掺入改善了基体的微观结构,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
- 刘帅刘巧玲刘巧玲聂苗苗杨立华
- 关键词:纳米纤维素混凝土水化热力学性能耐久性能
- 一种应对超厚回填路基沉降的结构调整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对超厚回填路基沉降的结构调整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超厚回填路基产生沉降或者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具有实现先整体顶升再单个微控调整,使上部结构恢复到安全使用高程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一种应对超厚回填路...
- 孙剑平杨立华王军顾薛青郭毕钧邱敬格
- 文献传递
- 一种适用于动压巷道的强顶固底两帮卸压支护结构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动压巷道的强顶固底两帮卸压支护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压巷道易受采掘扰动而破坏的问题,在保证原有支护结构不破坏的基础上,利用两帮卸压转移动压扰动,最终达到巷道持续稳定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一种适...
- 王军郭毕钧杨立华王正泽左建平徐亮宋建新
- 低温养护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1
- 2022年
- 低温养护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可为北方地区实际工程冬期现场施工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文章通过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北方地区冬期低温-10~10℃养护条件下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考察了水胶比、胶砂比、钢纤维掺量、减水剂掺量及硅灰与粉煤灰质量比5种因素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流动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综合确定了低温养护条件下既定试验因素的主次顺序与最优化因素水平组合。结果表明:水胶比、胶砂比对低温养护条件下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而水胶比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流动度、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起着控制作用;最优化水平因素组合为0.2的水胶比、0.95的胶砂比、2.2%的钢纤维掺量、0.9%的减水剂掺量和1.5的硅灰与粉煤灰质量比;在冬季低温养护条件下仍能得到高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且流动度较好的活性粉末混凝土。
- 王欣周蕴文祝健杨立华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