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波

作品数:5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储层
  • 4篇储层特征
  • 2篇生物礁
  • 2篇长兴组
  • 2篇长兴组生物礁
  • 1篇东营凹陷
  • 1篇岩相
  • 1篇砂岩
  • 1篇上古生界
  • 1篇太古界
  • 1篇盆地
  • 1篇栖霞组
  • 1篇基岩
  • 1篇古生界
  • 1篇鄂尔多斯盆地
  • 1篇凹陷
  • 1篇白云岩
  • 1篇成岩相
  • 1篇成岩作用
  • 1篇储层砂岩

机构

  • 5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新疆...
  • 1篇大港油田
  • 1篇华蓥市煤炭管...

作者

  • 5篇李波
  • 3篇张帆
  • 2篇王兴志
  • 1篇张本健
  • 1篇尹宏
  • 1篇徐兵
  • 1篇李跃纲
  • 1篇宋光建
  • 1篇聂万才
  • 1篇雷卞军
  • 1篇孟堃
  • 1篇冯明友
  • 1篇龙方毅
  • 1篇侯振学
  • 1篇张明松
  • 1篇黄有根
  • 1篇田美荣
  • 1篇杜江民
  • 1篇余海涛
  • 1篇廖小漫

传媒

  • 1篇沉积学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白云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被引量:22
2015年
为明确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储层特征,探讨优质储层形成机理,通过显微镜、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物性测试等多种方法手段,结合野外露头、岩心、薄片、钻井等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川西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原始沉积物多为位于浅缓坡沉积环境的生物碎屑灰岩、生物灰岩及砂屑灰岩。储层岩石类型以细晶白云岩、中晶白云岩为主,其次为局部云化的豹斑状灰质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晶间孔、晶间溶孔为主,其次为裂缝和孔洞。栖霞组储层属低孔、特低渗型储层,中-粗晶白云岩及颗粒白云岩储层物性较好。白云岩储层垂向上主要富集于栖霞组中上部,横向上延伸距离1~10km、单层厚度3~10m,平面上呈非规则带状展布。受沉积相、短期暴露溶蚀、多期云化作用、埋藏期溶蚀作用及构造裂缝复合影响,最终形成单个规模小但产能巨大的孔隙-裂缝型储层。
冯明友张帆李跃纲张本健尹宏李波
关键词:栖霞组白云岩储层
开江-梁平海槽两侧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对开江-梁平海槽两侧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认为开江-梁平海槽两侧长兴组生物礁储层主要由礁灰(云)岩、泥-粉晶白云岩和细-中晶白云岩构成,其中以细一中晶白云岩的储集性能最好。储集空间主要以生物体腔孔、晶间孔、晶间溶孔及不规则溶孔、溶洞为主。储层类型存在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两种。这些储层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到沉积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其中沉积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基础,沉积作用不仅决定了储层的大致分布范围,还影响着后期成岩作用的类型、强度及特征;成岩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只有经过混合水白云石化和埋藏溶解作用等建设性成岩作用改造的生物礁才有可能形成优质的储层。
侯振学王兴志张帆宋光建余海涛李波
关键词: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
川东大猫坪构造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根据川东地区大猫坪构造长兴组钻测井资料,对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控制储层发育的因素。研究认为,大猫坪构造长兴组生物礁储层主要由细-中晶白云岩与礁灰(云)岩构成,储集空间主要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及蜂窝状溶孔、溶洞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具低孔低渗的特征,但储层段裂缝发育,形成了裂缝-孔隙型储层。这些储层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沉积相、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控制。
聂万才郑超杜江民黄开伟李波廖小漫
关键词:长兴组生物礁储层特征川东
鄂尔多斯盆地余兴庄—子洲地区上古生界山_2~3储层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被引量:16
2011年
鄂尔多斯盆地余兴庄—子洲地区上古生界山23亚段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目前储层正处于晚成岩阶段B期甚至C期,储集层经历了压实、压溶、硅质胶结、碳酸盐胶结交代、高岭石胶结以及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在成岩作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岩芯观察和薄片鉴定,结合阴极发光、X衍射、扫描电镜等方法,将研究区划分出6种成岩相,即:弱压实、石英加大较弱、溶蚀成岩相;弱压实、高岭石充填、弱溶蚀成岩相;弱压实、石英加大较强、弱溶蚀成岩相;黏土杂基充填、弱溶蚀成岩相;强压实致密成岩相;碳酸盐胶结交代成岩相,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平面叠加,确定了利于储集层发育的优势成岩相。黏土杂基充填、弱溶蚀成岩相、强压实致密成岩相和碳酸盐胶结交代成岩相储集物性最差;弱压实、高岭石充填、弱溶蚀成岩相和弱压实、石英加大较强、弱溶蚀成岩相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总体较低;弱压实、石英加大较弱、溶蚀成岩相储集空间最发育,孔隙类型以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弱压实、石英加大较弱、溶蚀成岩相是子洲地区山2段有利的成岩相带,在子洲地区山西组山23亚段形成了天然气优质储集层。
张明松雷卞军黄有根龙方毅孟堃李波
关键词:成岩作用成岩相鄂尔多斯盆地
东营凹陷太古界基岩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针对东营凹陷太古界基岩储层特征、分布规律认识不清的问题,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和测井资料分析,并结合常规孔、渗资料,对储层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物性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太古界的储集岩主要为花岗岩类、闪长岩类及脉岩类;太古界潜山内幕的储集空间以各类裂缝为主,淋漓孔与溶蚀孔较发育,具有一定的储集性能;太古界储层属于裂缝性储层,在纵向上和平面上都表现出极端的非均质性;太古界储层主要集中在距潜山顶面0~30m,30~60m,60~100m等3段范围内的潜山风化壳,横向对比难度较大,平面上储层围绕潜山呈条带状展布。
李波田美荣张帆徐兵王兴志
关键词:太古界储层特征东营凹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