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光
-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三维非高斯粗糙表面数值仿真被引量:6
- 2014年
- 实际工程粗糙表面多数符合非高斯分布,非高斯粗糙表面的数值仿真和生成对于研究两表面间润滑、接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有限脉冲滤波技术,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生成具有给定峰度、偏态和自相关函数的非高斯粗糙表面。当非高斯粗糙表面生成时,将其高度分布视为随机序列,用幅值和相角两个分量来表示,通过分别求解这两个分量使粗糙表面具有给定的表面粗糙度参数。结果表明,对于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表面,生成表面的自相关函数与给定的自相关函数吻合良好,并具有给定的峰度和偏态。
- 张生光王文中
- 关键词:峰度快速傅里叶变换
- 考虑材料夹杂的接触问题数值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非金属夹杂物以及裂纹等缺陷在交变载荷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形成疲劳源,使部分材料与基体材料脱离产生裂纹,影响材料的疲劳寿命。基于半解析法(Semi-analytical method,SAM),将计算区域离散为若干个微立方体单元,每个夹杂可由不同数量的微立方体单元构成。根据等效夹杂方法(Equivalent inclusion method,EIM),每个单元夹杂均具有一个未知的等效特征应变,通过求解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组得到。接触压力通过共轭梯度法求解,进而得到表面残余变形和表层下应力分布等。采用二维和三维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算法快速求解变形、特征应力等变量。结果表明,算法稳定,收敛性好;材料夹杂对接触压力和表层应力分布有显著影响;处于接触表面附近的大尺寸夹杂对材料性能影响最大。基于本模型可模拟任意形状和分布的夹杂的影响。
- 张生光王文中赵自强孔凌嘉
- 关键词:夹杂接触压力应力
- 圆锥滚子润滑工况的等效实验模拟装置及测量方法
- 本发明是一种模拟圆锥滚子轴承等效润滑工况的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圆锥滚子与玻璃盘接触模拟圆锥滚子轴承滚子与滚道接触。圆锥滚子内部加工出台阶孔,通过螺钉与滚子驱动轴连接并与其一起转动,玻璃盘与玻璃盘驱动轴连接并与其一起转动。...
- 王文中张生光
- 文献传递
- 圆锥滚子润滑工况的等效实验模拟装置及测量方法
- 本发明是一种模拟圆锥滚子轴承等效润滑工况的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圆锥滚子与玻璃盘接触模拟圆锥滚子轴承滚子与滚道接触。圆锥滚子内部加工出台阶孔,通过螺钉与滚子驱动轴连接并与其一起转动,玻璃盘与玻璃盘驱动轴连接并与其一起转动。...
- 王文中张生光
- 文献传递
- 非高斯粗糙表面对弹塑性接触性能的影响
- 生成具有不同峰度、偏态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非高斯粗糙表面,计算其对弹性和弹塑性接触性能的影响。弹塑性计算基于半解析法(SAM),将塑性应变等效为特征应变,采用特征应变解析解影响系数求得表面残余变形和表层下应力分布,基于各...
- 张生光王文中赵自强孔凌嘉
- 关键词:塑性变形残余应力半解析法
- 球环模式润滑油膜厚度测量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环模式润滑油膜厚度测量装置,该设备包括润滑油膜两侧接触副及其各自的驱动装置,加载装置,测量装置,上述装置的支撑工作台,该设备特征在于,采用钢球与圆环组成的球‑环接触模型模拟滚动轴承。两套驱动装置分别驱动...
- 王文中赵自强张耀光张生光
- 文献传递
- 材料非均质性对滚动轴承润滑接触及振动的影响研究
- 滚动轴承作为传动系统重要支撑部件,其精度直接影响装备的质量。高速/重载工况下工作的精密轴承,其精度保持性存在退化问题:一方面由于轴承、轴颈、轴承座孔等在服役过程中的变形和磨损,其回转误差将被放大,从而导致精度缺失;另一方...
- 张生光
- 关键词:滚动轴承动力学振动
- 表面织构及供油量对润滑性能影响的建模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不同供油条件下织构表面的润滑性能。方法首先,建立考虑表面织构的乏油润滑模型,求解修正雷诺方程获得乏油工况下考虑织构表面的润滑油膜厚度以及压力分布。然后,依据求得的润滑油膜厚度判断计算域内各点润滑状态,通过接触压力及油膜厚度分别计算边界润滑、混合润滑以及流体润滑状态下的切应力,并积分求得摩擦力进而得到摩擦系数。结果模拟了供油层厚度为50~500 nm以及充分供油条件下三种织构的润滑行为,获得了不同润滑状态下表面织构的摩擦系数。速度为0.1 m/s时,供油量对接触区油膜厚度的影响较小,不同润滑状态下织构表现出不同的润滑性能。速度为0.2 m/s时,供油层厚度对油膜厚度的影响较大,随着供油层厚度的增大,膜厚明显增加,摩擦系数在供油层厚度为200 nm时最小。结论接触副处于流体润滑状态时,织构表面不具有减摩效果。接触副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时,织构表面具有减摩效果,并且织构较密时,摩擦系数较小。接触副处于混合润滑状态时,织构过于稀疏或密集时均不具有减摩效果,但是合理分布的织构具有减摩效果。
- 张生光王文中赵自强
- 关键词:表面织构边界润滑混合润滑流体润滑减摩
- 球环模式润滑油膜厚度测量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环模式润滑油膜厚度测量装置,该设备包括润滑油膜两侧接触副及其各自的驱动装置,加载装置,测量装置,上述装置的支撑工作台,该设备特征在于,采用钢球与圆环组成的球?环接触模型模拟滚动轴承。两套驱动装置分别驱动...
- 王文中赵自强张耀光张生光
- 非高斯粗糙表面对弹塑性接触性能的影响
- 通过生成具有不同峰度、偏态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非高斯粗糙表面,计算其对弹性和弹塑性接触性能的影响。弹塑性计算基于半解析法(SAM),将塑性应变等效为特征应变,采用特征应变解析解影响系数求得表面残余变形和表层下应力分布,基...
- 张生光王文中赵自强孔凌嘉
- 关键词:非高斯塑性变形共轭梯度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