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性
  • 1篇新型布尼亚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综...
  • 1篇遗传易感
  • 1篇遗传易感性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预后
  • 1篇原虫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胆汁性
  • 1篇诊治
  • 1篇内脏利什曼病
  • 1篇重症
  • 1篇综合征

机构

  • 4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4篇张爱平
  • 3篇梁曼曼
  • 3篇杨江华
  • 1篇盛皓宇
  • 1篇王文节
  • 1篇侯为顺
  • 1篇杨江华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近年来,PBC的检出率及患病率逐年升高,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免疫耐受缺陷与P B C的发病有关.为进一步加深对此病的认识,本文就PBC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爱平杨江华
关键词: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免疫耐受
内脏利什曼病治疗后64年复发1例
2022年
患者,74岁,日照莒县人,1957年在山东省莒县当地医院诊断为内脏利什曼病,予以五价锑治疗6 d后好转。1964年移居安徽省马鞍山市,2014年10月回日照莒县省亲半个月后返回马鞍山市,2020年7月移居安徽省亳州市,期间均否认白岭叮咬,家中无养犬,无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及病犬接触史。2020年7月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2021年4月出现头晕症状,2021年6月无明显诱因突发高热,乏力及头晕加重。患者骨髓涂片查见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骨髓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检出利什曼原虫属序列30366条,其中杜氏利什曼原虫种序列128条;血清rk39免疫层析试条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患者为内脏利什曼病复发。予五价锑(0.6 g/d,肌内注射,总量6 g,疗程10 d)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电话随访,患者无发热症状,但未遵医嘱到医院复查。
张爱平梁曼曼朱玲玲盛皓宇杨江华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利什曼原虫
对比分析蜱传人和人传人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通过对不同途径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指标分析,为该病的预防控制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地区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确诊病例资料,根据有传播途径不同,分为蜱传人感染组(37例)和人传人感染组(12例),比较两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及预后等差异。结果 SFTS发病集中于4-6月,人传人感染组感染途径是接触确诊患者的血液/体液;蜱传人感染组是由于户外活动被蜱虫叮咬感染。人传人感染组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中位数为2.5d,蜱传人感染组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中位数为5.0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蜱传人感染组意识障碍比例43.2%(16/37),明显高于人传人感染组0(0/12)。人传人感染组危重症人数为16.7%(2/12),明显低于蜱传人感染组91.9%(34/37);蜱传人感染组死亡人数为29.7%(11/37),而人传人感染组无一例死亡。结论 SFTS由蜱虫叮咬感染的患者病情更重,预后不良风险更高,应针对蜱虫感染患者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和治疗方案。
张爱平梁曼曼王子健王文节杨江华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布尼亚病毒预后
一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治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0年
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市流行,并迅速传播,其病毒传染力强、潜伏期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症状不典型,确诊主要依靠病毒核酸检测,且诊断及治疗仍在不断摸索。本文通过对一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诊治过程及相关文献的学习进行分析总结,以助于早期诊断、早期隔离、早期治疗,防止向危重症发展提供帮助。
张爱平杨江华梁曼曼侯为顺
关键词:核酸重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