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 作品数:8 被引量:228 H指数:7 供职机构: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科学 更多>>
锡林郭勒盟草原沙化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正蓝旗为例 被引量:17 2011年 以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正蓝旗为研究区,以TM/ETM+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度、栅格运算等方法,对该区1980年代以来四个时期的草原沙化状况及其空间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并探讨了正蓝旗草原沙化变化与降雨、温度、人口和牲畜等数据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级沙化草地及未沙化草地间的相互转换主导着草原沙化发展或是逆转的方向;(2)中度沙化草地的变化方向对草原沙化发展的方向及沙化结构影响作用突出;(3)沙化发展区主要分布在赛音呼都嘎苏木东南部以及桑根达来镇东部;(4)自然因素作为草原沙化的环境背景并无明显变化,畜牧、沙化治理政策等人为因素是草原沙化逆转或发展的主导因子。 李金亚 徐斌 杨秀春 金云翔 李亚云 张济 赵莉娜 李润林关键词:草原沙化 遥感 村域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山东禹城牌子村为例 被引量:34 2010年 随着LUCC到GLP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空心村土地整治实践的相继推进,以及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陆续产生,深入开展村域尺度的土地利用调查与评价研究具有迫切现实需求,而构建村域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则是支撑村庄土地利用用地调查与评价的重要前提与关键。参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21010-2007),构建了基于0.25m分辨率中科高清遥感影像的村域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并在山东省禹城市牌子村进行了实际应用。构建的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不仅准确反映了牌子村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用地特征,而且还测算出该村所具备的土地资源整治潜力,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基于0.25m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所构建的村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有据可依,简单易行,成果明确。研究成果可直接为我国村庄特别是空心村土地综合整治潜力的调查与评价提供技术方法的有益参考和有力支持。 朱晓华 丁晶晶 刘彦随 李亚云 陈秧分 张济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龙口市黄水河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必要性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 2012年 介绍山东省龙口市黄水河湿地地理位置、水源、生物多样性、景观文化资源等概况。分析认为,黄水河湿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客水补给逐年减少,工农业生产对地下水源过量开采造成水位下降,水质面临着农村面源污染和生活废弃物污染的威胁,对黄水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超采,造成地下水资源补给不足。藉此提出黄水河沿岸截污、回灌补源、河道底泥疏浚、河道曝氧等工程以及环水库水土保持林带建设和水禽栖息地建设工程等生态保护与恢复对策。 谢仲军 乔厦 张济 王冰 胡晓卉关键词:环境保护 生态恢复 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 被引量:144 2010年 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整治,已由单纯的学术性研究逐渐上升为拉动内需、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开展空心村用地整治潜力的调查与评价是实行空心村整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山东省禹城市徐集等13个典型村为例,综合集成地理学、信息科学、土地科学等多学科的优势与技术手段,深入开展了典型空心村选取、村庄尺度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构建、宅基地利用属性调查表设计、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辨率0.25m)使用与解译、空心村整治潜力类型及其测算方法等研究,逐层递进地构建了空心村用地潜力调查与评价的成套技术方法。实现了对传统土地利用研究的有益创新,有据可依,步骤清晰,成果明确,简单易行,空心村用地潜力调查与评价结果符合山东省禹城市的实际状况,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研究成果可为开展我国空心村土地综合整治潜力的调查与评价提供技术方法支持。 朱晓华 陈秧分 刘彦随 张济 李亚云 丁晶晶关键词:农村空心化 技术方法 基于干燥度指数的辽西北土地风蚀荒漠化判别 被引量:8 2011年 在土地利用分类的基础上,剔除山地、丘陵、岗地、水域及建筑用地等类型,研究辽西北地区风蚀荒漠化问题,试图找到一条半湿润易旱的界线。研究以TM、MODIS影像为数据源,以多种植被指数为参考指标,运用决策树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分类,结果显示:非荒漠化、轻度、中度、重度与极重度风蚀荒漠化面积分别占辽西北总面积的44.38%、25.15%、18.97%、9.34%和2.16%。同时,采用经验式k=0.16∑≥10℃/r计算干燥度,对计算结果进行Kriging插值,对比1.1、1.15、1.2、1.25和1.3五条干燥度等值线,发现:(1)选择干燥度1.2线为分界线能满足半湿润易旱区荒漠化易发生程度判别的要求,该线的北部属半湿润易旱区;(2)1.2线作为南北两部分非荒漠化、重度极重度荒漠化和耕地的分界线,效果较其他四线显著;(3)实地调查工作表明1.2线可作为辽西北地区壤土与砂土的界线,具重要的实践意义。由此可见,基于荒漠化分级结果选择干燥度1.2线科学上较为合理,实践上有利用价值。 张济 杨秀春 李亚云 李金亚关键词:土地利用分类 决策树 辽西北 基于建筑物空间特征的北京市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机制分析 被引量:13 2013年 定量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特征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基于建筑物空间结构特征的分析,研究北京市城市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根据建筑物空间结构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城市结构的"向量"模型,利用行政区划、同心圆区划和扇形区划三种不同分区数据分别分析北京城市建设中心、城市建设方向和城市建设强度。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很好的刻画出北京市城市结构的空间形态及其变化规律:①北京市城市建设由于城市功能扩散及积聚作用的影响呈现内城向外城扩张建设、外城向内城积聚建设的单方向推进发展特征;②由于重大事件的影响,单方向推进会变化方向发生调头发展或者多次迂回发展,形成北京市城市结构的多重形态;③北京城市蔓延区的产生原因不仅仅是城市功能的扩张,也是由于外延区县城市功能向城市中心集聚造成的;④北京城市空中扩展是伴随着城市平面扩张同时进行的,并且其空中扩展的地带也在向城市外延发展;⑤北京的"双轴"结构已经确立,然而"东西轴"比"南北轴"要更为成熟。同时,北京市城市发展在方向上的差异正在减弱,呈现均衡的发展态势。 张小虎 张珣 钟耳顺 王少华 张济关键词:城市 空间结构 建筑物 基于0.25m分辨率影像的村庄用地潜力调查——以山东省巨野县12个村庄为例 被引量:15 2010年 村庄用地潜力调查是村庄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摸清村域尺度土地潜力状况对于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使用0.25m分辨率高清遥感影像判读,在山东省巨野县12个村庄进行了实地应用,将村庄各土地类型定量化从而测算了近期和远期的土地整理潜力。结果表明:巨野县12个村庄平均的近期潜力为68.2亩,占村庄总面积的3.69%,近期土地的潜力构成因地而异;远期潜力分户均标准和人均标准两种,无论在数量上或比例上户均标准的潜力都比人均标准潜力大,超标现象也更加突出;同时发现,村庄的土地资源潜力并不只是在宅基地本身,更多地蕴含在空闲地、坑塘水面等其他土地类型之中,宅基地的空置和废弃仅是其中的表象之一。该研究成果可直接为我国村域尺度土地整理潜力调查与评价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与参考。 张济 朱晓华 刘彦随 李亚云多边形统计数据空间分析的不确定性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人口普查数据为例 被引量:8 2013年 普查数据是地理学空间分析的重要数据源。由于受到数据与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限制,以往的研究对普查数据空间分析的不确定性未给予足够重视,也未形成成熟的研究方法。在建筑物单元的人口普查数据支持下,本文基于多边形统计数据的可塑面积单元问题(Modifiable areal unit problem,MAUP)特征,设计了一种该类数据空间分析不确定性的研究方法,采用不同的尺度(Scale)及分区(Zoning)系统对多边形的统计数据空间分析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实验引入尺度与形态指数,利用可视化分析和数据拟合的研究方法,对尺度及分区对空间分析结果的影响模式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以统计小区的空间分析,其结果受统计小区空间形态的影响较大,不确定性强,不能充分反映统计数据本身的空间特征;(2)规则格网能较好地保持原始统计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但仍然受尺度及分区影响;(3)规则格网的空间分析结果及其准确性与尺度有较好的拟合关系,不同尺度下的分析结果不确定性是原始数据不同尺度特征的体现;(4)分区效应受空间分析方法的计算尺度影响,两者共同对空间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对于固定尺度的规则格网,其邻接多边形数目是分析结果不确定的主要原因。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多边形统计数据空间分析时,应该对其使用规则格网重新聚合,并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选择多尺度分析方法,以达到实际应用目的。 张小虎 钟耳顺 王少华 张珣 张济关键词: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