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优势种
  • 2篇优势种群
  • 2篇生态生物学
  • 2篇种群
  • 2篇苦槛蓝
  • 2篇红树
  • 1篇德保苏铁
  • 1篇乙烯利
  • 1篇植物
  • 1篇生态生物学特...
  • 1篇树种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种子萌发特性
  • 1篇乡土树种
  • 1篇萌发
  • 1篇萌发特性
  • 1篇居群
  • 1篇苦槛蓝科
  • 1篇红树林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深圳市仙湖植...
  • 1篇广东内伶仃福...
  • 1篇广东环境保护...

作者

  • 6篇孙键
  • 4篇廖文波
  • 3篇赵万义
  • 1篇李楠
  • 1篇李志刚
  • 1篇甘金佳
  • 1篇许会敏
  • 1篇梁飞飞
  • 1篇昝启杰
  • 1篇邓星

传媒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广西农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半红树植物苦槛蓝(苦槛蓝科)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
苦槛蓝[Myoporum bontioides (Sieb.etzucc) A.Gray]属于苦槛蓝科苦槛蓝属,是生长于海边潮界线上,一般出现于红树林外滩与内滩之间的常绿灌木状半红树植物.苦槛蓝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
孙键许会敏赵万义昝启杰陈里娥廖文波
关键词:苦槛蓝
半红树植物苦槛蓝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苦槛蓝[Myoporumbontioides(Sieb.etZucc.)A.Gray]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海岸高潮带的常绿灌木,常出现于红树林陆岸外滩,属于半红树植物。苦槛蓝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护堤功能,在海岸生态环境修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从苦槛蓝的种群分布特征、土壤特性、叶片与茎部结构特征、叶片生态学特性和自身繁殖特性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苦槛蓝现生种群多为单优群落,其土壤电导率和有机质含量高低对其分布影响较大,而与pH和盐度相关性不大;2)在叶片形态结构特征上,苦槛蓝的叶片上下表皮都有气孔器分布,且都具有盐腺,是一种泌盐植物;3)在叶片生态学特性上,广东高桥苦槛蓝种群叶片单位质量建成成本最高,其次为福建漳浦种群,福建泉州种群最低。浙江西门岛、福建九龙江、广西高坡和广西山口4个地区种群的叶片单位质量建成成本没有显著性差异,苦槛蓝相对较低的单位面积叶氮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耐盐性不强;4)在繁殖特性上,苦槛蓝具有双花期现象,采用不同的扦插条件进行繁育试验发现苦槛蓝生根大约需8~10d,由于其90.0%的果实具有虫害现象,其种子的繁殖成功率受到较大限制。
孙键许会敏赵万义昝启杰陈里娥廖文波
关键词:苦槛蓝生态生物学特性
基于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的红树林优势种群动态--以深圳湾为例
红树林是海岸潮间带滩涂生长的被海水周期性淹没的乔木或灌木植物群落。近年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人们的侵扰和破坏。红树林作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群生长动态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键许会敏赵万义陈里娥廖文波
关键词:红树林优势种群
乡土树种革叶铁榄(Sinosideroxylon wightianum)的种子萌发特性被引量:1
2018年
革叶铁榄隶属山榄科铁榄属,是一种具有重要生态修复价值和园林绿化潜力的树种。为促进革叶铁榄的育种繁育,以革叶铁榄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种子进行不同条件处理,研究其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值、平均发芽日数。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升高各指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体积分数为0.5%的乙烯利(ETH)、浓度为0.005g·mL^(-1)的赤霉素(GA3)的处理效果最佳,萌发率分别为83.33%和76.00%;且萌发速度最快,发芽最整齐。
邓星邓星孙键廖文波
关键词:种子萌发乙烯利赤霉素
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植物优势种群生长动态
孙键许会敏徐华林昝启杰陈里娥廖文波谭凤仪黄玉山
德保苏铁扶平居群与“回归项目”居群的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德保苏铁是我国特有种,为更好地了解其回归项目人工居群状况,为其今后的发展制定规划,2012年对其个体进行生长特性调查。(1)调查德保苏铁扶平居群结构,并绘制其分布图。将此次调查数据与2001年马晓燕等调查的数据对比,发现植株数量由2001年的785株下降致2012年的425株。扶平居群年龄结构呈倒金字塔型,扶平居群极度濒危,亟需有效保护。(2)调查扶平居群和黄连山居群(即"回归自然项目"居群)植株的形态指标并进行比较,人工居群的有茎干植株比、植株叶数均值都优于扶平居群的,说明德保苏铁回归自然项目已取得初步成功。
甘金佳李楠梁飞飞李志刚陆燕兆孙键
关键词:德保苏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