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厚勇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X线引导下等离子电极腔内成形术治疗尿道闭锁
- 目的:探讨尿道闭锁经尿道腔内治疗的定位和方法。方法:男性11例,病程3个月~8年,确诊为尿道闭锁,位于尿道膜部及/或球部,闭锁长度1~3.5cm。①定位:将C型臂X光机调成的水平位(开口垂直朝下),球管位于患者体侧,水平...
- 董焱鑫钱云程杨军昌高晓康霍双进李东周厚勇
- 文献传递
- 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后输尿管双J管留置时间和拔管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对经皮肾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患者输尿管双J管留置时间长短及拔管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84例行PCNL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长期留置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4~6周,经尿道膀胱镜下拔管;短期留置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8~12 d,经尿道膀胱镜下拔管;短期留置改良组(n=28),术后留置输尿管双J管8~12 d,经肾穿刺通道用改良方法拔管。3组患者于拔管后和出院后分别填写问卷调查,手术后1个月复查肾功能和利尿肾图。结果患者出院后肉眼血尿、腰胀、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发热、双J管移位、尿液反流等并发症发生率,长期留置组分别与短期留置改良组、短期留置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短期留置组与短期留置改良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拔管后尿道疼痛、肉眼血尿、尿道损伤、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短期留置改良组分别与长期留置组、短期留置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长期留置组与短期留置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1个月复查肾功能、利尿肾图,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碎石取石术后8~12 d,有针对性采用改良方法拔管,可有效缩短双J管的留置时间,避免因带管出院及置管时间过长引起的并发症,减少患者的费用和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周厚勇邓建平张恒王永权李龙坤
- 关键词:双J管留置时间拔管方法
- 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致肾积水35例诊治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长期尿道狭窄导致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5例尿道下裂术后长期尿道狭窄患者通过行排泄性尿道造影、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CT)、超声、静脉肾孟造影及尿路造影(MRU)等检查后确诊。分别对狭窄距尿道口小于1 cm患者行尿道外口切开及外翻缝合;对长度大于1 cm患者行狭窄段尿道剖开及二期成形尿道;皮瓣成形尿道与原尿道吻合处重度狭窄患者行狭窄段切除后再端端吻合;轻度狭窄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输尿管明显扩张返流者行抗返流再植术;膀胱容量小于100 mL的患者行膀胱扩大术。结果 20例患者肾脏轻中度积水且膀胱内有小梁增生;9例患者肾脏中重度积水且膀胱内有大量的小梁增生,隐窝形成。5例术后再次出现尿道狭窄(2例重新手术,3例定期行尿道扩张)。其余30例患者术后肾脏积水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尿道狭窄是尿道下裂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如果发生狭窄需及时采取扩尿道及再次手术等方式解除尿道梗阻,防止长时间下尿路梗阻致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
- 张恒卢根生鄢俊安周厚勇李龙坤李为兵熊恩庆周占松
- 关键词:尿道下裂尿道狭窄肾积水
- X线引导下等离子电极腔内成形术治疗尿道闭锁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尿道闭锁经尿道腔内治疗的定位和方法。方法:在C型臂X光机引导下,对11例尿道闭锁患者行等离子电极尿道腔内成形术。结果:11例手术均一次成功。9例排尿通畅,2例因尿道狭窄段较长需定期尿道扩张。结论:X光引导下等离子尿道腔内成形术对尿道球膜部闭锁的治疗简单有效。
- 董焱鑫钱云程杨军昌高晓康霍双进李东周厚勇
- 关键词:尿道闭锁腔内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