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玉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图书
  • 3篇图书馆
  • 3篇民国
  • 2篇民国时期
  • 1篇档案
  • 1篇档案资料
  • 1篇学术
  • 1篇研究范式
  • 1篇职业共同体
  • 1篇职业化
  • 1篇史书
  • 1篇图书馆人
  • 1篇图书馆史
  • 1篇图书馆事业
  • 1篇清末
  • 1篇清末民国
  • 1篇清末民国时期
  • 1篇文化
  • 1篇文化界
  • 1篇乡村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2篇成都大学

作者

  • 3篇刘春玉
  • 2篇任家乐
  • 1篇姚乐野

传媒

  • 1篇中国图书馆学...
  • 1篇大学图书馆学...
  • 1篇国家图书馆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民国时期私立图书馆的生存思考--以云南和顺图书馆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民国时期私立图书馆纷纷成立,然而大多办馆短促,经营不佳。和顺图书馆在一个困难重重的乡村社会诞生,通过各种方法改善办馆水平,逐渐融入到乡村社会。以叙事分析的方法,探索和顺图书馆在引领社会风气、融入乡村社会中的表现,及其最终为民众认可的过程。
任家乐刘春玉
关键词:图书馆事业精英群体乡村社会
民国初期及中期图书馆职业化的发展与表现(1912—1937)被引量:4
2018年
通过职业发展理论,探讨民国初期及中期图书馆职业化的发展进程。认为图书馆职业从没有职业特点的简单工作,逐步上升到具有职业标识、职业学术、职业理论的成熟阶段,图书馆学术理论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批具有共同职业认识的图书馆人借助职业刊物,将职业团体发展成职业共同体,发展出统一的职业诉求,努力使政府及文化界确认其社会地位和独立性。
任家乐刘春玉
关键词:职业化职业共同体图书馆人文化界
图书馆史书写中的“大历史”和“小历史”——以清末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档案为视角被引量:11
2018年
研究范式决定了历史书写,也决定了研究的成果。本文以清末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档案文献为视角,探讨运用新的研究范式重新书写和整理图书馆史。传统"大历史观"范式下,清末民国图书馆史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思辨性的历史书写为主;二是精英书写;三是注重图书馆"宏观历史"的书写;四是主要关注学术流变、学人圈的交流和互动。而公众史学等新思潮注重社会史、微观史或者说"小历史"的研究。新的研究范式必然带来对档案、口述史、回忆录等史料的重视;新的研究范式将会有新的视野,并深化图书馆史的研究。图书馆史研究应将重点放在属下群体的研究,寻求从"草根阶层"而不是从"精英阶层",从社会化的角度而不是从学术流变的角度,来梳理和研究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史,从而拓宽图书馆史研究的视野。
姚乐野刘春玉任家乐
关键词:图书馆史历史书写研究范式档案资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