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文祥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江汉石油学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低温低压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动态监测
  • 1篇油井
  • 1篇油气
  • 1篇油气田
  • 1篇有机地球
  • 1篇有机地球化学
  • 1篇有机质
  • 1篇藻类
  • 1篇指纹
  • 1篇指纹法
  • 1篇色谱
  • 1篇生产测井
  • 1篇生油
  • 1篇生油岩
  • 1篇生源
  • 1篇图版
  • 1篇剖面

机构

  • 4篇江汉石油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4篇王培荣
  • 4篇何文祥
  • 2篇陈奇
  • 1篇呼舜兴
  • 1篇林壬子
  • 1篇朱俊章
  • 1篇李才学
  • 1篇刘逸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断块油气田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新的测量产液剖面的方法研究──有机地化色谱指纹法被引量:8
1996年
GC指纹分析可以区分不同层位原油的指纹特征,只要建立某个区块或井单层原油的标准指纹图版,就可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原理测量合采井的产液剖面。研究了中原油田某断块10口沙二下、沙三上(玄上+玄下)合采井(22井次)的产液剖面,并与生产测井进行了对比、从取样时间相近的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来看基本吻合,有些特殊井结合动态分析进行了论证,证实用色谱指纹法测量该断块合采井产液剖面是有效的,具有不停产测量、快速、价廉等特点。
何文祥王培荣呼舜兴尹成学
关键词:有机地球化学油气田生产测井
未熟-低熟阶段有机质的“两极分化”作用——低温低压加水热模拟实验被引量:16
1999年
用低温低压加水热模拟实验的数据再次验证 ,在源岩未熟 低熟阶段的热演化过程中 ,可溶和不可溶有机质都在不断同时发生着“缩聚”和“热解”反应 ,即“两极分化”作用 .可溶和不可溶有机质始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非烃和沥青质是干酪根与烃类间的重要的中间产物 .沥青质是未熟油中烃类的重要来源之一 .
王培荣陈奇何文祥朱俊章
关键词:未熟油热模拟实验有机质生油岩
在陆相咸水沉积物中检出Δ~5-甾醇化合物及其生源意义探索被引量:2
2002年
利用GC/MS分析技术在塔5井、官77井和狮23井下第三系陆相咸水沉积物样品中检测到了丰富的Δ5-甾醇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定性研究,鉴定出19个化合物,碳数范围为C23—C31,丰度最高的化合物为24-乙基胆甾-5-烯-3β醇,占甾醇总量的75%左右。样品的母质类型及甾醇的分布特征表明,样品中丰富的C29甾醇可能主要来自于咸水环境中的某种藻类而非陆源物质。
王占生祥王培荣林壬子陈奇何文祥
关键词:藻类
单层原油配比实验图版及其在混采井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01年
传统的指纹法以指纹比值为参数 ,需要大量配比试验 ,原油气相色谱绝对定量法以指纹绝对浓度作参数 ,既可节省工作量 ,又可提高分析精度。可用于测定混采井产液剖面的气相色谱指纹法近年快速发展。具体方法是 :将单层原油和混采井原油气相色谱谱图上的峰编号 ;计算单层原油中各指纹化合物的绝对浓度 ,选择绝对浓度相差较大的指纹作为参数 ;将单层原油以不同质量配比混合 ,计算各指纹化合物的绝对浓度 ;根据配比比例及各指纹参数的绝对浓度 ,建立极坐标形式图版。建立了长庆油田延安采油厂侯市区块的标准指纹图版 ,并进行了实际配比验证。使用此图版得到的该区块 3口混采井的拟合计算结果 ,与用偏最小二乘法计算的结果非常接近 ,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色谱指纹法在油田未被普遍应用 ,认为一是地质因素的原因 ,二是技术原因。讨论了地质因素原因的一些解决方法。图2表 3参
何文祥王培荣刘逸李才学
关键词:油井动态监测图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