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然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产量
  • 1篇熟期
  • 1篇穗期
  • 1篇农业干旱
  • 1篇气象
  • 1篇气象数据
  • 1篇卫星数据
  • 1篇小麦
  • 1篇小麦产量
  • 1篇干旱
  • 1篇干旱监测
  • 1篇CCD
  • 1篇DSI
  • 1篇HJ-1
  • 1篇成熟期
  • 1篇抽穗
  • 1篇抽穗期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黄健熙
  • 2篇黄然
  • 1篇朱德海
  • 1篇刘峻明
  • 1篇马鸿元
  • 1篇牛文豪
  • 1篇张晓东
  • 1篇卓文

传媒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TVDI和DSI指数的干旱监测与产量影响评估的对比研究
干旱作为一种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河南省是我国产粮大省,本文以河南省冬小麦种植区为研究区,选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和干旱强度指数(DSI)两种干旱指数分别与省内气象站点土壤水分数据和地级市冬小...
卓文黄健熙张晓东黄然刘峻明
关键词:农业干旱DSI冬小麦产量
基于时间序列HJ-1 A/B卫星数据的冬小麦成熟期预测被引量:3
2016年
准确、及时地掌握大区域尺度的冬小麦成熟期信息能够为农业机械调度、优化农作物收割顺序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华北平原中部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首先使用2013年研究区冬小麦生育期内HJ-1 A/B CCD时间序列影像,通过线性插值构建像元尺度上逐日的时间序列NDVI,随后采用上包络线S-G滤波方法重构时间序列NDVI,通过动态阈值法逐像元提取冬小麦抽穗期;然后以抽穗至成熟期的有效积温模型为判别依据,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日平均气温预报数据,实现未来10 d冬小麦成熟期的动态预测;最后采用农业气象站点的成熟期观测值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重点对比分析了从不同成熟期预报起始时间点获得的冬小麦成熟期精度,以确定最优的预报起始时间点。结果表明:当预报时效小于等于10 d时,成熟期预测精度趋于稳定,因此,综合考虑确定提前10天对预测冬小麦成熟期在时效和精度上最优,平均误差为3 d。该方法为地块尺度的区域农作物成熟期预测提供了可参考的技术途径。
黄健熙牛文豪马鸿元黄然朱德海
关键词:抽穗期成熟期HJ-1CCD气象数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