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鹏娟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太行菊提取物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太行菊Opisthopappus taihangensis和野菊花Dendranthema indicum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水提取物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抑制作用。方法提取并配置不同浓度的太行菊和野菊花的花和茎部位的水提取液,分别以拉米夫定(3TC)和绿茶提取物(GTE)作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太行菊花和茎提取物对HBs Ag、HBe Ag的抑制作用,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提取物对HBV复制过程中HBV RNA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不同提取物对HBV转录的影响。结果酶联免疫反应结果表明,1μg/m L太行菊茎提取物能够在作用48、96 h时抑制HBs Ag和HBe Ag,而1μg/m L野菊花茎提取物只能在作用48 h时抑制HBs Ag和HBe Ag;0.1μg/m L太行菊花提取物与1μg/m L野菊花花提取物对HBs Ag和HBe Ag的抑制作用相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说明,太行菊花和茎提取物相对野菊花和茎提取物对HBV启动子质粒CP有抑制作用。PCR结果显示,太行菊花和茎提取物在低浓度时对HBV RNA合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太行菊水提取物和野菊花提取物都能够不同程度抗HBV,但太行菊效果优于野菊花。
- 于琨张小龙赵婷马鹏娟许君
- 关键词:野菊花绿茶提取物乙型肝炎病毒
- 一种新型构建HCV病毒感染可视化报告系统的细胞修饰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构建HCV病毒感染可视化报告系统的细胞修饰方法使用该方法能够简单灵敏实时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CV)病毒感染的检测,能清晰准确的显示被感染细胞,可应用于感染细胞筛选及抗HCV病毒药物的高通量筛选。
- 龙钢赵凡凡马鹏娟杨再立蒋望
- 文献传递
- 多配体聚糖结合蛋白1过表达增加低密度丙型肝炎病毒颗粒的产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多配体聚糖结合蛋白1(syntenin-1)对丙型肝炎病毒(HCV)颗粒组装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分析人原代肝细胞中syntenin-1的含量。使用慢病毒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uh7.5.1构建syntenin-1过表达细胞系和绿色荧光蛋白(GFP)过表达细胞系。采用电转染法将HCV RNA转入Huh7.5.1细胞、syntenin-1过表达细胞和GFP过表达细胞后,用荧光素酶分析、免疫印迹分析和病毒滴度测定方法分别从RNA复制、病毒蛋白表达和感染性病毒颗粒的分泌方面研究syntenin-1过表达对HCV的影响。用密度梯度分析法检测HCV RNA和感染滴度在不同密度组分的分布情况。结果 3例不同人原代肝细胞中syntenin-1的含量均较Huh7.5.1细胞高(P<0.01)。Syntenin-1过表达不影响HCV RNA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syntenin-1过表达细胞来源HCV病毒的感染性与Huh7.5.1细胞或GFP过表达细胞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syntenin-1过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CV感染性颗粒从主要集中在1.08~1.16 g/m L区域逐渐转变为有部分转移到密度为1.01~1.02 g/m L的低密度区域。结论 Syntenin-1过表达改变了HCV感染性颗粒的密度组分分布。
- 邓力宾郭巾旭马鹏娟王刚龙钢
- 关键词:病毒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