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杰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论冀鲁豫边区时期黄敬的群众动员思想被引量:1
- 2017年
- 1942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调派黄敬任冀鲁豫区党委书记。他到任后,围绕边区的民主民生运动,针对冀鲁豫边区的群众工作,就树立坚定的群众观念、群众动员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以及群众动员工作中存在的偏差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见,形成了独特的群众动员思想。黄敬群众动员思想极大推进了冀鲁豫边区的群众工作,成为边区依靠群众来渡过难关的重要理论指导。
- 翁有为马海杰
- 论题:近代中国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 2016年
- 主讲人:左玉河教授
参与讨论者: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张群梅、马海杰;硕士研究生刘阳、范刻心、轩艳青、孙贝贝、高俊聪、郭本意、王朝阳。
- 左玉河张群梅马海杰刘阳范刻心轩艳青孙贝贝高俊聪郭本意王朝阳
-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论题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历史文化
- 七七事变前刘少奇主持北方局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被引量:1
- 2017年
- 七七事变前刘少奇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期间,客观分析了华北形势以及中共党组织在华北的实际情况,针对党内存在的空谈的脱离实际的工作作风与领导方式、"左"的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思想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思考。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对推动党的策略转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奠定了此后中国共产党与八路军在华北全面抗战坚实的思想基础和顺利的工作条件,同时也展现了刘少奇清醒的战略全局意识、眼光以及独具个人特点的领导风格和气质。
- 马海杰
- 关键词:统一战线关门主义冒险主义领导权
- 浅谈五四前期陈独秀杜亚泉东西文化之争辩被引量:1
- 2006年
- 五四前期,《新青年》与《东方杂志》之间展开了一场中西文化论战。陈独秀和杜亚泉二人在东西文化调和论、传统文化“统整说”和普及教育等方面展开了辩论。这场文化争辩实质是双方基于对国家民族前途与命运的思考和忧虑而得出的两种不同文化取向。在急骤变动的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情境之下,《东方杂志》平静的学术立场终究无法摆脱无奈的命运,《新青年》顺应历史潮流,因而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 马海杰
- 关键词:普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