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形态测量学
  • 2篇头影
  • 2篇头影测量
  • 1篇牙合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主成份分析
  • 1篇下颌
  • 1篇下颌后缩
  • 1篇安氏
  • 1篇错(牙合)

机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段银钟
  • 2篇袁峰
  • 2篇马晓萍
  • 1篇陈巧玲
  • 1篇刘岚
  • 1篇沈璇

传媒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安氏Ⅱ类患者颅颌面形态的主成分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本文应用形态测量学及主成份分析法对安氏Ⅱ类患者的颅颌面形态进行分析。方法:60名安氏Ⅱ类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被扫描和数字化后用APS软件进行处理,图像先用最小平方和法进行重叠,然后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形态差异进行评价。结果:样本总变异的近70%来自于前3个主成份因素,其中第一个主成份因素占到了总形态差异的33.9%,它表达的是颌骨垂直向上的变化;第二个主成份因素约占18.2%,表达了颌骨前后方向的变化;第三个主成份因素约占16.1%,表达了牙槽突的变化。结论:用形态测量学和主成份分析法对头颅侧位片进行群体分析,相对于传统法可以对事物的差异给予更宏观、更全面的分析。
袁峰段银钟马晓萍刘岚沈璇
关键词:形态测量学主成份分析头影测量
下颌后缩患者的下颌形态测量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将几何形态测量法引入正畸学,对下颌后缩患者的下颌形态进行全面的定量研究。方法:对30例下颌后缩患者的头颅定侧位片进行对照研究,分别采用常规头影测量分析、最小平方和重叠法、欧氏距离矩阵分析法、薄板分析法来评价下颌形态。结果:下颌后缩组的髁突宽度、长度以及升支高度明显较小,说明髁突和升支发育受到抑制。牙槽突在垂直向和水平向上都有明显增加,说明此处有代偿性生长。结论:几何形态测量法可以定量的对形变加以描述,输出结果也更为直观。并且排除了下颌旋转及位置变化对结果所产生的影响,使结果更为可信。
袁峰段银钟马晓萍陈巧玲
关键词:形态测量学下颌后缩头影测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