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强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贵州省8500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了解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感染情况和所用试剂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检测情况。方法对五类人员(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每天发热门诊就诊的发热患者、湖北省武汉市等重点疫区返黔的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人员、每天由湖北省武汉市等重点疫区新的来黔返黔人员)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所用试剂为A和B两组,涉及样本类型有痰液、鼻拭子、咽拭子、血浆和血清。结果自2020年2月6日至2020年2月19日,完成了8500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样本检测,共检测出8例阳性标本(7例为咽拭子、1例为咽拭子及痰液标本),试剂B出现未检测出ORF 1ab基因的情况,且不管是检测N或ORF 1ab基因,试剂A的CV均较小。从扩增曲线来看,试剂A的扩增曲线较试剂B典型。在痰液和咽拭子中,ORF 1ab和N基因均呈现明显的扩增曲线,但痰液中这两个靶基因的CT值均低于咽拭子。结论通过核酸检测能及早发现2019-nCoV的感染者;部分厂家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的批内重复性有待提高。
- 冯勤颖向丽黄山刘丽林贵州赵强聂杰宋晓钰
- 关键词:核酸检测咽拭子痰液试剂盒
- WB抗体不确定/阴性受检者HIV-1-RNA检测结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核酸定量检测对诊断HIV-1抗体不确定/阴性受检者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贵州省3市2021年1月—10月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进行的筛查实验(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和快速检测法)且抗体有反应性的受检者进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对WB检测结果为HIV-1抗体不确定/阴性受检者进行随访追踪并增加核酸定量检测作为补充实验,后将初筛试验结果、WB试验结果及核酸定量检测结果纳入统计分析。结果3800例初筛有反应性的受检者经过WB确证为抗体阳性占76.9%、抗体阴性占6.6%、抗体不确定占16.4%。876例WB抗体不确定及阴性受检者核酸定量检测分布显示,病毒载量(viral load,VL)>5000copies/ml有175例,占20.0%;VL水平在250~5000copies/ml有4例,占0.5%;低于检测下限6例,占0.7%;未检出691例,占78.9%。初筛试验不同检测方法间与VL阳性率有明显差异,快速检测法和VL阳性符合率最低,占12.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占比最高,为25.0%,ELISA随S/CO升高,VL阳性率逐步升高。随访的87例受检者,19例VL>5000copies/ml的受检者WB抗体全部转阳,2例VL为250~5000copies/ml的受检者随访WB抗体转阳,其余未检出的受检者WB抗体全部转阴,核酸定量检测结果与随访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35,P<0.01),总体符合率为97.7%(85/87)。结论筛查试验S/CO值在一定程度上为及时诊断HIV-1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核酸定量检测有助于WB抗体不确定/阴性的及时诊断,且经VL诊断的HIV-1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值较高。
- 李梅袁薇葛章文杨敬源刘勇张淑俊赵强
- 关键词:免疫印迹法核酸定量检测
- 抗-HCV结果分析及灰区范围设置的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筛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结果,探讨实验室 ELISA中灰区范围设置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942例患者抗‐HCV筛查结果,比较抗‐HCV与 HCV‐RNA及临床确诊丙型肝炎患者间的关系;以初筛S/CO值在0.4~2.0范围内的标本为灰区样本,进行不同厂家试剂复检及HCV‐RNA检测,探讨设置抗‐HCV检测灰区范围的必要性。结果抗‐HCV筛查阳性率0.61%;31~50岁阳性率最高;男性高于女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O≥10时抗‐HCV与 HCV‐RNA检测结果符合程度高,S/CO≥3.8时抗‐HCV与临床确诊丙型肝炎符合程度高。灰区样本的阳性率0.38%,双试剂双孔复检后阳性率0.20%和0.05%。结论抗‐HCV筛查阳性率在不同地域、性别及年龄段存在差异;S/CO值越大,HCV‐RNA阳性率越高,与临床丙型肝炎的确诊符合程度越高,而抗‐HCV 筛查落在灰区范围的样本应复检并检测RN A ,以减少实验室漏检或假阳性结果的产生。
- 闵少菊刘念赵强谭玉洁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RAAS主要标志物在心房颤动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主要标志物在心房颤动中的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收集健康对照组100例和行导管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108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和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结果,并用化学发光仪测定房颤患者术前及术后、对照组卧位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皮质醇水平。结果心房颤动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其中NT-proBNP、L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术前血浆PRA、AngⅡ、ALD、cortiso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浆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同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术后血浆PRA、AngⅡ、ALD、cortisol水平明显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AS主要标志物PRA、AngⅡ、ALD血浆水平可用于房颤的临床常规检查及诊断。
- 赵强黄山
- 关键词:心房颤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 贵州省HIV核酸定量检测在抗体不确定/阴性受检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HIV核酸定量试验对抗体不确定/阴性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贵州省3个市2021年1月至10月HIV初筛阳性且在抗体确证试验(WB)中抗体不确定/阴性受检者进行核酸定量检测,并随访追踪。结果3800例受检者男女比1.8∶1,平均(52.3±16.2)岁,医疗机构送检较多(53.5%);WB抗体不确定占16.4%(625例)、阴性占6.6%(251例);不确定和阴性者核酸阳性率分别为21.6%和15.9%;男性(29.7%)和≥50岁(30.8%)的阳性率较高。VL>5000拷贝/mL的175例;VL≤5000拷贝/mL的10例。876例WB不确定/阴性受检者随访率仅9.9%。核酸定量试验与随访WB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35),总符合率97.7%。结论WB不确定/阴性结果结合核酸定量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HIV感染者,应加强对低VL值受检者的追踪随访。
- 李梅袁薇葛章文杨敬源刘勇张淑俊赵强
- 关键词:艾滋病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