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赫
- 作品数:14 被引量:144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肠激安方对IBS-D大鼠肠道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观察肠激安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肠道通透性的影响,探讨肠激安方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乳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0.018 g·kg^(-1)),肠激安高、低剂量组(33.48,16.74 g·kg^(-1)),除正常组外,均采用"母婴分离+醋酸刺激+束缚应激"三因素结合的方法建立IBS-D模型。给药后,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D-乳酸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1(Claudin-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Occludin,Claudin-1,紧密连接蛋白-1(ZO-1)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BS-D模型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微绒毛排列较稀疏,紧密连接间隙增宽,有的不甚明显;血浆D-乳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肠中Occludin,Claudin-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ZO-1 mRNA表达降低(P<0.05)。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肠黏膜细胞损伤修复;匹维溴铵组、肠激安方高剂量组血浆D-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肠激安方低剂量组血浆D-乳酸水平有降低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各给药组大鼠结肠中Occludin,Claudin-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ZO-1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肠激安方对IBS-D的治疗作用可能是改善肠道通透性实现的。
- 石玉莹唐洪梅吴映秀祝赫何国栋熊芬张毅靖
- 关键词:肠道通透性紧密连接蛋白痛泻要方
- 健脾通腑颗粒对肝郁脾虚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考察健脾通腑颗粒对肝郁脾虚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大鼠模型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乳鼠10窝,随机留取一窝乳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9窝乳鼠采用母婴分离、冰水灌胃、限制饮水和低纤维饮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肝郁脾虚型IBS-C造模,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组(2.7mg·kg^-1,临床等效剂量2倍)、复方芦荟胶囊组(0.31g·kg^-1,临床等效剂量2倍)、健脾通腑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3.58,11.79,5.90g生药·kg^-1,临床等效剂量2、1、1/2倍)、逍遥丸组(3.24g·kg^-1,临床等效剂量2倍),每组10只。各给药组大鼠每天ig给予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14d。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的排便相关指标、肠道压力阈值、旷场实验相关指标、糖水偏好百分比、血清中5一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P物质(SP)的含量、小肠推进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健脾通腑颗粒能使肝郁脾虚型IBS-C大鼠的粪便粒数、粪便含水量、Bristol分值、肠道压力阈值、中央格停留时间、水平运动、糖水偏好百分比、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P<0.01或P<0.05),血清中5-HT、SS、SP的含量明显降低(P<0.0或P<0.01)。结论:健脾通腑颗粒可改善IBS-C模型大鼠的肝郁脾虚及便秘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5-HT、SS、SP的含量有关。
- 刘媛唐洪梅钟如帆陈玉兴黄育生祝赫石玉莹
-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
- 补阳还五汤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建立补阳还五汤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0.8 m L·min-1,柱温30℃。结果确定了27个共有峰,10批补阳还五汤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为补阳还五汤的质量评价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 黄海艳祝赫胡大林张继平韩彬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 补阳还五汤血浆指纹图谱的建立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建立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浆指纹图谱,探讨补阳还五汤在大鼠体内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比较补阳还五汤水煎液、补阳还五汤水煎液含药血浆、空白血浆HPLC指纹图谱,推断大鼠口服补阳还五汤水煎液后,血浆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结果:口服补阳还五汤水煎液后,在大鼠血浆中发现了30个入血成分,其中10个为血浆固有成分,1个为溶剂峰,19个为药源性成分,其中4个为药材原型成分,15个为代谢产物,其中2个为黄芪代谢产物,1个为桃仁代谢产物。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补阳还五汤水煎液血浆指纹图谱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
- 黄海艳祝赫韩彬张继平李蕾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药效物质基础
-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 目的: 脑血管病是一种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的常见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70%-80%。缺血性脑损伤涉及非常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血小板功能异常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补阳还五汤是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
- 祝赫
-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补阳还五汤AKT蛋白信号通路动物模型
- 疏肝健脾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及BDN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检测疏肝健脾法肠激安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其改善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三因素"法(母婴分离+醋酸刺激+束缚应激)制备肝郁脾虚型IBS-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匹维溴铵组、肠激安方高、低剂量组,另设正常组,各6只,连续给药14 d,正常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IBS-D大鼠的焦虑抑郁样行为和海马神经元形态,检测海马、结肠中BDNF的基因、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糖水偏好值、旷场实验相关指标水平减少(P<0.05),海马、结肠组织中BDNF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肠激安方高、低剂量组的糖水偏好值、旷场实验相关指标水平升高(P<0.05),海马、结肠组织中BDNF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可明显改善IBS-D焦虑抑郁样行为,下调结肠、海马中BDNF表达水平,这可能是其改善IBS-D的作用机制之一。
- 钟如帆黄育生唐洪梅刘媛柴玉娜熊芬祝赫石玉莹
-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疏肝健脾法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AKT和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每组20只。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分别按照动物体表面积换算,灌胃给予氯吡格雷6.8mg·kg-1·d-1,补阳还五汤26,6.5g·kg-1·d-1,其余各组给予蒸馏水。连续给药14d后,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诱导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各组病理组织学、脑组织皮层和海马CA1区AKT和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提示,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能明显改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程度,随剂量增大而逐渐增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组的皮层和海马CA1区胞核和胞浆均可见AKT和p-AKT的阳性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AKT的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p-AKT的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p-AKT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p-AKT的表达,促进AKT的磷酸化有关。
- 蔡俊张继平姚晖祝赫黄海艳徐愉林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急性脑缺血再灌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 健脾通腑颗粒提取工艺优选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优选出健脾通腑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药效筛选的方法,以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为指标,初步筛选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考察,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以加水倍量、浸泡时间、提取次数为因素筛选提油工艺;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法,以芍药苷提取率和固形物得率为指标,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倍量为考察因素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枳壳、陈皮、柴胡和白术加10倍量水蒸馏提取挥发油6 h,药液备用;药渣与其余药材一起,提取3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三次分别加6倍量水,每次提取2 h,滤过,合并滤液,加入提油后的药液。结论:该提取工艺相对较优,可作为健脾通腑颗粒的提取方法。
- 钟如帆唐洪梅刘媛祝赫石玉莹吴映秀
- 关键词:挥发油芍药苷正交试验
-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TEN mRNA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mRNA表达与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氢氯吡格雷组、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每组12只。氢氯吡格雷组ig给予氯吡格雷6.8 mg·kg-1·d-1,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分别ig给予补阳还五汤26,6.5 g·kg-1·d-1,其余各组ig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 d后,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在造模前2 h给予相应ig处理,造模60 min后拔除栓线再灌注12 h后收集相应标本保存,测定各组大鼠血浆P-选择素(CD62P)含量与海马组织PTEN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行为评分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的神经行为评分显著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浆中CD62P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与氢氯吡格雷组均能显著抑制血浆中CD62P表达(P<0.05),但补阳还五汤组与氢氯匹格雷组之间抑制作用无显著性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TEN mRNA表达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的PTEN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以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尤为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机制可能与下调PTEN基因过表达及抑制CD62P表达有关。
- 朱原蔡俊徐愉林祝赫姚晖秦莎莎郑丽娴张继平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脑缺血血小板活化
- 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作用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5年
-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细胞生物学、医学与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的相互渗透,补阳还五汤的抗脑缺血机制得到了更为全面及深入的阐释。本文对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祝赫黄海艳张继平姚晖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