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灿辉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凋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营养因子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早期疗效
  • 1篇溶栓
  • 1篇溶栓前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田灿辉
  • 3篇周亮
  • 3篇邓镇
  • 1篇武肖娜
  • 1篇谭焱
  • 1篇项薇
  • 1篇潘速跃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iRNA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脑卒中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脑卒中是第二死亡疾病[1]和第三致残疾病[2],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极大负担。在我国,脑卒中已超过心血管疾病成为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3]。急性脑卒中构成中,
田灿辉周亮
关键词:MIRNA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凋亡脑水肿
溶栓前白细胞计数是脑梗死阿替普酶溶栓早期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
邓镇田灿辉周亮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及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本院诊断及治疗的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参照组,分析两组受检者检查结果。结果实验组血管异常例数、颈动脉内膜增厚例数、软斑例数、溃疡斑例数显著高于参照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患者的糖尿病例数、高血压例数、吸烟例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轻度狭窄及正常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者相比,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斑块形成情况更高,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等均是高危影响因素。
邓镇田灿辉周亮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
移植活化小胶质细胞改善急性脑梗死小鼠神经功能的作用机制被引量:7
2017年
背景:静止状态的小胶质细胞担负免疫监视的重任,而对活化后小胶质细胞的作用则存在较大争议。目的:分析活化小胶质细胞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移植组、安慰剂组及空白对照组小鼠经线栓栓塞大脑中动脉法建立永久性局灶性脑梗死动物模型,移植组建模后12 h经锁骨下静脉注入小胶质细胞悬液,安慰剂组注入同体积小胶质细胞培养基;空白对照组仅建模;假手术组小鼠经假手术12 h后注入同移植组同体积的小胶质细胞悬液。观察建模后12,24,72 h时神经功能Zea-longa评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情况及72 h时脑梗死体积、存活神经细胞(即微管相关蛋白2阳性率)差异。结果与结论:(1)假手术组小鼠各时段Zea-longa评分均为0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小鼠(P<0.01);小胶质细胞移植24,72 h时,移植组Zea-longa评分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P<0.01);(2)移植组各时段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小鼠(P<0.01);(3)假手术组未见脑梗死,小胶质细胞移植72 h时,移植组小鼠脑梗死体积为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微管相关蛋白2阳性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4)结果表明,活化小胶质细胞对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抑制脑梗死体积扩大等具有积极影响。
项薇潘速跃谭焱武肖娜张洧邓镇田灿辉
关键词:胶质细胞脑梗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急性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