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思宁

王思宁

作品数:2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盐碱
  • 2篇有机碳
  • 2篇水田
  • 1篇盐碱土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生长期
  • 1篇碳含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酶活性
  • 1篇碱土
  • 1篇不同生长期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2篇汤洁
  • 2篇王思宁
  • 2篇王静静
  • 1篇张豪
  • 1篇梁爽
  • 1篇孙珊珊
  • 1篇于树利
  • 1篇赵晴

传媒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吉林西部盐碱地水田水稻不同生长期土壤酶活性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被引量:5
2016年
土壤酶在土壤有机碳的转化过程具有关键作用,研究盐碱地水田土壤酶与SOC的关系对深入了解此类土壤碳循环机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吉林省西部前郭县典型盐碱水田作为研究区,分别于水稻未插秧期、幼苗期、分蘖期、抽穗期和结实期采集0~30cm和30~60cm的土壤样品。样品采集后带回实验室进行测试,分别采用高锰酸钾容量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淀粉酶活性,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SOC含量,分析土壤过氧化氢酶、淀粉酶活性和SOC含量的剖面分异特征及变化规律,并探讨酶与SOC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盐碱水田土壤过氧化氢酶、淀粉酶活性以及SOC含量均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加深而降低,且随水稻的生长而波动。插秧前,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淀粉酶分别与SOC呈极显著正相关(n=18,P<0.01)和显著正相关(n=18,P<0.05),SOC含量不仅与两种酶活性密切相关,并受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更大。水稻移栽后,两种酶与SOC的相关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在幼苗期、抽穗期和结实期与SOC均呈显著正相关(n=18,P<0.05);淀粉酶活性在幼苗期、分蘖期和结实期与SOC呈显著正相关(n=18,P<0.05)。土壤过氧化氢酶、淀粉酶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以及水稻根系发育等影响,活性发生明显变化,进而影响SOC。由于抽穗期水稻生长发育缓慢,对淀粉酶分解作用需求降低,使得其活性减弱,故对SOC的影响最小。
汤洁赵晴王思宁王静静孙珊珊
关键词:生长期土壤酶
吉林西部盐碱田土壤蔗糖酶活性和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关系被引量:30
2015年
盐碱水田生长期对大气具有碳汇作用,研究其碳循环机制对全球碳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为进一步探究盐碱水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土壤酶对有机碳的影响,选取吉林西部盐碱水田区为对象,细化生长期的不同阶段,分别于未种植水稻时、水稻幼苗期、分蘖期、抽穗期、结实期前往吉林西部典型灌区前郭县进行0~10、10~20、20~30、30~40、40~50 cm分层采样,并马上回实验室用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有机碳含量,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土壤蔗糖酶活性,研究水稻不同生长时期土壤蔗糖酶活性及土壤有机碳在0~50 cm土层的分布特征,探讨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结果表明:表层土壤蔗糖酶活性最高,在不同生长期其活性均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显著降低,并且酶活性主要集中在0~20cm的土层中;抽穗期和结实期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1.30和1.31 g·kg-1,低于10~20 cm土层1.57和1.51 g·kg-1,其余时期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显著降低。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幼苗期蔗糖酶活性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7。吉林西部盐碱水田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剖面分异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切相关,土壤蔗糖酶活性对土壤有机碳库有显著的影响。
赵仁竹汤洁梁爽张豪于树利王思宁王静静
关键词:有机碳盐碱土水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