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宇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高密井网分流河道单砂体原型地质模型研究与认识
- 以中区西部高密度测井资料(平均井网密度275口/km)为基础,开展了基于密井网分流河道砂体原型地质模型研究,丰富了不同类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模式,细化了7种分流河道单砂体成因类型,量化了不同微相和单砂体几何参数及不同岩性分...
- 何宇航宋保全王庆宇王加强
- 关键词:分流河道剩余油
- 层内夹层对大庆油田二类B油层开发效果的影响
- 2024年
- 针对大庆油田二类B油层层内夹层平面纵向分布特征认识不清、夹层对剩余油分布及对开发效果影响的不确定性,以典型区块为研究对象,基于取心井及测井资料,用统计分析及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夹层分布特征,明确了不同夹层分布模式对水驱及聚驱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庆油田二类B油层层内夹层发育,夹层倾角为1°~3°,岩性以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平均厚度0.16 m;夹层附近含油饱和度高,水淹比例低;正韵律油层夹层位置越往上,聚驱采收率值越低,夹层平面发育位置对二类B油层开发效果影响较小,但夹层延伸距离对油层开发效果影响大,延伸距离越长,采收率值越低;与水驱相比,层内夹层对聚驱开发效果影响更大。该研究可为大庆油田二类B油层剩余油精准挖潜提供理论依据。
- 高坤周丛丛周丛丛胡生香王庆宇
- 关键词:剩余油
- 基于砂体储渗能力与集散程度的储层评价方法被引量:4
- 2018年
- 喇萨杏油田作为中国最大的陆相多层砂岩油藏,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三大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现有储层定性评价方法已很难满足当前生产开发的需求。根据特高含水期开发形势及技术发展需求,结合油藏精细地质特征及开发效果,利用多参数乘积法、多参数界限法等方法开展储层评价方法研究,制定了基于砂体储渗能力与集散程度的储层评价方法。新评价方法以储渗参数和优势砂体集散程度为评价参数,构建了地质静态与生产动态的联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定量表征储层潜力;评价结果使地质特征相近的储层性质更加接近,便于开发层系的组合;优势砂体连通程度的引入突出了储层平面非均质特征,有利于开发规划部署;储层评价方法实现了储层的定量化表征,能揭示储层属性特征,为水驱、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 吴佳忆王志强王庆宇邵帅孙姝婷
- 关键词:储层评价喇萨杏油田
- 泌阳凹陷核三下段烃源岩排烃史
- 2010年
- 通过对泌阳凹陷核三下段烃源岩空间展布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根据吸附作用模型计算烃源岩排烃效率,建立了核三下段烃源岩的排烃史模型,并计算了烃源岩在各地质历史阶段的排烃强度和排烃量。烃源岩总排油量与总排气量分别为5.72×108t和1033.22×108m3。总排烃量为6.753×108t,主要排烃期为廖庄组(EL)时期,排烃中心主要分布在安棚-安店一带。
- 王庆宇
- 关键词:泌阳凹陷烃源岩排烃量
- 基于密井网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原型地质模型被引量:3
- 2018年
- 在大庆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应用多套加密井网构成的高密度开发井资料(平均井网密度275口/km^2),首次开展了基于密井网的大型浅水湖盆河流三角洲分流河道单砂体原型地质模型研究。通过从一维井孔、二维平面到三维地质体不同维度的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精细表征,实现了水下分流河道井间砂体边界准确刻画;细划出4种水下分流河道单砂体成因类型,建立起平面网格步长20 m×20 m,纵向网格精细到0.1 m的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量化了不同类型分流河道单砂体几何参数及不同岩性分布概率等单砂体内部构型参数。基于密井网的储层原型地质模型,深化了对浅水三角洲不同类型分流河道单砂体规模、井控程度以及剩余油潜力分布特征的认识,量化的模型参数对提高稀井网区储层预测与建模精度,指导高含水油田开发调整挖潜具有重要意义。
- 何宇航王庆宇朱伟王加强胡银浩杜一凡
- 关键词:水下分流河道剩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