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玉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新课标下高考命题专家队伍建设机制优化探究被引量:1
- 2023年
- 高考命题专家队伍建设是推进教育考试招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也是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的必然要求。通过新高考前三批14个试点省份的问卷调查和省内省外走访调研,分析浙江省高考命题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国家层面与先进省份的典型经验,从健全遴选机制、完善培育机制、探索数字赋能、完善保障和激励制度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破除当前高考命题专家选拔难、培育难、到位难和管理难的问题。
- 黄亮林瑞玉严侃曼马钦慧
- 关键词:新高考
- 蔡元培与教育决策话语权的下放——以两次全国教育会议为例
- 2016年
- 在民国社会发展的两大转折时期,即民国元年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际,担任教育主管机构领导人的蔡元培以主持召开两次全国教育会议为平台,推动官方与民间代表共同商讨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决策话语权的下放,为当时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于潇林瑞玉
- 国家教育考试评卷教师工作现状分析及管理启示
- 2023年
- 国家教育考试评卷教师既是改进考试结果评价、健全考试结果反馈与使用的参与者,又是改进教学的主体,其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考试评价质量和水平。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642名参加2022年6月浙江省高考评卷的评卷教师,从工作效率、影响因素及薪酬满意度三个方面对其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评卷教师的工作效率、薪酬满意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评卷工作效率体现出了年龄、学科差异。同时对评卷教师工作队伍建设、优化评卷服务管理方面提出建议。
- 吴珊林瑞玉
- 关键词:国家教育考试薪酬满意度
- 新高考选考科目“有锚”赋分方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随着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术界和教育管理部门提出了多种优化赋分方案.其中,基于“有锚”思想的赋分方案不仅解决了不同学科分数的相对可比,而且能有效甄别学科间考生群体的能力差异,具有推广价值.文章从理论逻辑和实践考量2个视角比较当前影响较为广泛的3种“有锚”赋分方案的特性和优缺点,试图对改进和完善当前赋分方案、为试点省份和后续省份推进完善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提供借鉴.
- 林瑞玉杨军
- 关键词:高考改革选考科目
- “3+X”高考科目方案再认识——兼论深化完善新高考改革被引量:15
- 2021年
- “3+X”方案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制高点,具有跨时代意义。新高考改革是对“3+X”方案的继承和发展。要厘清新高考改革与“3+X”方案的内在逻辑和路径传承,深刻认识“3+X”方案在当代高考改革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新高考改革实践,为回归“3+X”方案开启了“窗口期”。回归“3+X”方案“开放、包容、多元、自主”的“本源”是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落实普通高中育人方式转变,接轨高校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促进学生更加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回归“3+X”方案面临的学生偏科现象加重、选考科目“冷热不均”加剧、等级赋分“同分不同质”、高校招生录取体制不配套的挑战,要积极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学考制度,改革等级赋分办法,强化招生计划和考试科目牵引,切实赋予高校依法招生录取自主权。
- 冯成火林瑞玉严侃曼
- 关键词:科目改革
- 新高考不同选科模式下命题感知质量评价差异研究——基于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
- 2024年
- 通过对新高考前三批14省份的学科命题专家进行问卷调查,使用非参数检验方法探讨“3+3”和“3+1+2”两种选科模式下命题教师对本省新高考命题感知质量评价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两种选科模式下命题教师对试题的难度、公平性、试题设计、变化、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以及基础性、应用性等方面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但这种评价差异会显著受到命题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建议积极发挥新高考改革不同选科模式的各自优势,确保新高考科目改革过程中的平稳过渡,注重提升命题教师工作的自我效能感,建立健全命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机制,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和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
- 林瑞玉马钦慧严侃曼
- 关键词:非参数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