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程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气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热
  • 1篇选型
  • 1篇设备选型
  • 1篇湿地
  • 1篇实时监测
  • 1篇数据融合
  • 1篇水鸟
  • 1篇水鸟资源
  • 1篇能源
  • 1篇鸟类
  • 1篇鸟类资源
  • 1篇综合能源
  • 1篇微机电系统
  • 1篇机电系统
  • 1篇惯性测量
  • 1篇惯性传感
  • 1篇惯性传感器
  • 1篇仿真
  • 1篇仿真模拟
  • 1篇感器

机构

  • 5篇教育部
  • 2篇石家庄铁道大...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南方电网科学...
  • 1篇南京四方亿能...

作者

  • 5篇李程
  • 1篇李云
  • 1篇孙进忠
  • 1篇周材权
  • 1篇李鹏
  • 1篇黄燕
  • 1篇董鑫
  • 1篇房维
  • 1篇王盼

传媒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电力系统及其...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惯性测量融合GNSS监测水库岸坡变形初探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为迅速识别坡体突然加速变形至破坏时的变形信息,提高监测系统的响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将惯性测量数据与GNSS监测位移在水库岸坡变形监测中进行融合的方法。【方法】在岸坡表面布设惯性传感器和GNSS观测点,首先通过用惯性测量数据解算监测点的变形速度和位移,由GNSS观测值定期校准的方式,建立数据融合流程。然后通过模拟圆弧形滑坡从等速至加速变形的过程,将仿真数据代入融合模型论证。在此基础上,将融合方法应用于水库岸坡的位移监测实例中加以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惯性测量融合GNSS的方法在坡体突然加速变形时可快速识别变形信息;GNSS观测值在岸坡缓慢变形期间可对竖向、水平方向的速度和位移进行校准。【结论】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对坡体上监测点在加速变形时的速度和位移进行及时追踪,并可为岸坡稳定性的评价及监测提供多源数据,后续可开展室内试验实现融合模型的全面评估。
李程宋胜武
关键词:GNSS数据融合惯性测量
考虑电热气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被引量:25
2019年
为了确定综合能源系统中能源设备类型和容量的最优配置,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电、热、气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IES)设备选型及容量规划方法。首先从可选设备的类型和输入能源的形式出发,建立IES的基本架构。在此基础上,针对设备选型及容量规划问题,建立了以年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采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算法,对设备类型和容量同时进行优化。最后以某IES园区为实例,给出了不同场景下的规划方案,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雷金勇于力郭晓斌李鹏李程吴玉生
关键词:设备选型
MEMS惯性传感器在水库岸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仿真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提出一套使用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简称MEMS)惯性传感器对水库岸坡变形进行实时监测的技术手段,在传统位移测量基础上增加了转动视角测量,可以更全面地观测坡体变形的三维运动状态。对于岸坡变形初期坡体的缓慢静态变形,采用微加速度计、微磁力计组成三维电子罗盘测定观测点在传感器安装位置三维方向上的重力加速度和磁场强度,运用惯性测量原理将所测的各轴向重力加速度分量和磁场强度分量解算为观测点的水平及竖直方向的旋转角度,参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量数据则可同时得到观测点的转动角度及平动位移;对岸坡开始加速变形至破坏阶段的坡体动态变形,用微加速度计和微陀螺仪组成的惯性测量单元测量观测点的线加速度和角速度,按照惯性导航原理将所测得的线加速度和角速度解算为观测点的运动速度和位移,进而实现滑坡快速预警。针对水库岸坡变形初期坡体静态变形监测的应用实例,对水库岸坡加速变形至破坏阶段坡体动态变形的惯性传感器测量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实例监测和仿真模拟表明,应用惯性传感器测量技术对水库滑坡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进行实时监测方法可行,有助于充分了解边坡变形的实时状态。
李程宋胜武孙进忠
关键词:边坡工程实时监测仿真模拟
四川省湿地水鸟资源现状与保护被引量:5
2020年
为保护四川省湿地生境及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于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对四川省湿地水鸟资源与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在川西高原区、川西南山地区和四川盆地区共设置调查区域(点) 27个。调查记录湿地水鸟141种,加上以前有记录而本调查没有记录到的24种,四川湿地鸟类共计165种。实地调查到的141种湿地鸟类隶属于11目、23科,分别占全国水鸟目、科、种的73. 33%、65. 71%和43. 79%,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二级保护鸟类9种,四川省保护鸟类19种,CITES附录Ⅰ有3种,附录Ⅱ有8种。留鸟20种,夏候鸟23种,冬候鸟41种,旅鸟56种,迷鸟1种。区系组成包括古北界79种(59.57%)、东洋界33种(23.40%)、广布种29种(20.57%)。四川盆地区的物种数和种群数量最丰富,其次为川西高原区。四川盆地区与川西南山地区主要以冬候鸟和旅鸟为主,川西高原区则以夏候鸟为主。四川省湿地水鸟物种丰富,但人类活动导致湿地资源遭到破坏,影响了物种多样性,必须加强保护。
李云韦毅董鑫董鑫黄燕王盼李程李建国周材权
关键词:湿地鸟类资源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颞下颌关节炎症中的表达
李程房维冯亚平郭慧琳邓末宏蔡恒星龙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