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杰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个人·地域·先锋·历史——对贾平凹诗集《空白》的解读被引量:2
- 2010年
- 贾平凹的小说、散文、书法已是家喻户晓,但对于他诗歌的创作却鲜有人提及。在此,就针对他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诗集《空白》进行研读,归纳出解读其诗的几个关键词,即个人、地域、先锋、历史,并逐一进行梳理和阐释,欲以此来了解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即作为诗人的贾平凹。
- 李冬杰
- “我愿意接受这平庸的生活”——蓝蓝诗歌平民美学风格的构建被引量:2
- 2010年
- 蓝蓝是一位年轻且具影响力的诗人。早期诗风以简洁、冲淡、清新、淳朴称著,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诗风变得深沉而厚重,现实感明显增强,在其变换的诗风背后始终存在着诚挚的平民意识。她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平民美学风格的构建,或是以感恩的姿态描摹世间生活的百态,或是以出水芙蓉般的笔触追寻平民的生存和生命的价值,抑或对平民身份的自我认同和对日常生活的欣然接受等。这些有助于全面而深入地探寻诗人及诗歌内在的价值观和艺术观。
- 李冬杰
- 关键词:平民精神
- 一种落寞 两重风情——《刈禾女之歌》与《孤独的收割者》的比较研究
- 2010年
- "九叶派诗人"辛笛受华兹华斯的经典抒情诗《孤独的收割者》的启发,有感而发创造了不朽的名篇《刈禾女之歌》。通过对两首诗的细读和比较会发现,两者有相似之处,在诗歌主题上都是对淳朴而善良的劳动女性的赞美;在意象的营造上均体现诗人强烈的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等方面。同时,由于诗歌观念和诗意表现上的不同,在抒情策略上存在的迥异之处也值得探究。
- 李冬杰
- 关键词:抒情策略
- 试析大众传媒语境下诗人身份的颠覆与重建
- 2010年
- 媒介介入诗歌已是事实。在大众传媒语境下,媒介的发达使得诗人及其创作处于泛媒介场域的范围内。传统意义上的诗人身份随之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颠覆,成为一种传播学视野中的诗坛现象。大众媒介的介入不仅模糊了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界限,也使诗歌创作者进入写作空间的自由而精神不自由的尴尬境地,而且诗歌创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变得更复杂。另外,诗人精神领袖的地位也被无形的消解,等等。对此,诗人又将何为呢?
- 李冬杰
- 关键词:大众传媒诗人身份
- 试析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民歌意识被引量:1
- 2009年
- 陕西民歌作为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土作家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密不可分。贾平凹小说创作中具有鲜明的民歌意识。这种意识不仅表现在民歌无形间影响着贾平凹文学观念(民间立场和"真情"文学观)的形成,而且作家自觉地将民歌载入小说文本之中,构建出一幅幅民歌版"清明上河图",并赋予新的意义和内涵,即用民歌表达民间立场,借民歌弘扬民间价值观念,以民歌书写地域风情。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作家对部分民歌进行了再创造。
- 李冬杰邰科祥
- 关键词:小说文学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