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纤维桩
  • 1篇导向型
  • 1篇修复工艺
  • 1篇氧化锆
  • 1篇粘接
  • 1篇粘接剂
  • 1篇酸蚀
  • 1篇前牙
  • 1篇桩核
  • 1篇桩核材料
  • 1篇自酸蚀
  • 1篇自酸蚀粘接剂
  • 1篇黏结
  • 1篇黏结强度
  • 1篇纤维桩核
  • 1篇临床效果评估
  • 1篇口腔
  • 1篇口腔修复
  • 1篇冠修复
  • 1篇表面处理

机构

  • 5篇上海市徐汇区...

作者

  • 5篇张献芳
  • 2篇徐培成
  • 1篇吴文生
  • 1篇钱文昊
  • 1篇闵敏
  • 1篇周曼莉

传媒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黏结方法和不同桩道部位对纤维桩黏结强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比较不同黏结方法在不同桩道部位对纤维桩黏结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42颗离体上颌中切牙,根管治疗桩道预备后根据不同的黏结方法随机分为6组,Ⅰ组为全酸蚀黏结剂Luxabond+自黏结树脂水门汀Rely X TM Unicem,Ⅱ组为全酸蚀黏结剂Luxabond+双固化树脂水门汀Luxacore,Ⅲ组为自酸蚀黏结剂Contax+自黏结树脂水门汀Rely XTMUnicem,Ⅳ组为自酸蚀黏结剂Contax+双固化树脂水门汀Luxacore,Ⅴ组为自黏结树脂水门汀Rely XTM Unicem,Ⅵ组为双固化树脂水门汀Luxacore。纤维桩黏固后行薄片推出实验,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黏结界面及根管内壁的微观形态。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黏结方法纤维桩的黏结强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Ⅰ组和第Ⅲ组的黏结强度最高。扫描电镜观察,Ⅰ组和Ⅱ组的黏结界面有树脂突形成,黏结界面也更加致密。结论:自黏结树脂水门汀Rely XTM Unicem若配合使用全酸蚀及自酸蚀黏结剂,可显著提高纤维桩的黏结强度。
张献芳徐培成钱文昊
关键词:黏结强度纤维桩
2种纤维桩核修复方案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在纤维桩修复中,自酸蚀粘接系统和自粘接桩核树脂水门汀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患者220颗需要桩核冠修复的前磨牙或前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自粘接桩核树脂水门汀修复方案和玻璃纤维桩+自酸蚀粘接系统+桩核树脂修复方案,2组患牙均用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或全瓷冠修复牙体外形。36个月后复查,统计2组修复的成功率,并用χ2检验。结果自粘接组有103颗牙(46例)得到评价,无桩核脱落,无纤维桩折断、牙根折裂,桩核修复成功率100%;自酸蚀粘接组有98颗牙(48例)得到评价,桩核脱落1颗,未发生纤维桩折断、牙根折裂,桩核修复成功率98.99%,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玻璃纤维桩桩核修复中,采用自粘接桩核树脂水门汀和自酸蚀粘接系统+桩核树脂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吴文生闵敏张献芳徐培成
关键词:纤维桩桩核材料自酸蚀粘接剂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纤维桩与树脂黏结强度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比较5种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纤维桩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 :50根纤维桩按照表面处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5组,A组为硅烷偶联剂组(Clearfil Porcelain Bond Activator,Kuraray),B组为硅烷偶联剂+黏结剂组(A+Clearfil SE Bond,Kuraray),C组为过氧化氢组(30%H2O2溶液),D组为过氧化氢+硅烷偶联剂组(C+A),E组为对照组。分别与树脂黏结剂黏结后,每组再平均分成2个小组,1组37℃生理盐水保存24 h后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1组37℃生理盐水保存24 h后进行10000次冷热循环再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冷热循环前A组-E组的微拉伸黏结强度分别为(6.7±0.7)、(14.4±1.1)、(10.7±0.9)、(16.0±1.0)和(6.7±1.0)MPa,冷热循环后,A组-E组的微拉伸黏结强度分别为(6.0±0.7)、(13.1±0.7)、(9.0±0.7)、(15.0±0.9)和(5.6±0.7)MPa。除硅烷偶联剂组与对照组之间外,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过氧化氢+硅烷偶联剂组黏结强度最大。各组之间在冷热循环前、后的微拉伸黏结强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度疲劳循环可以降低5种表面处理的纤维桩与树脂间的黏结强度,30%H2O2溶液处理纤维桩后再使用硅烷偶联剂,可显著增加纤维桩与树脂之间的黏结强度。
郑虎郭建青张献芳
关键词:纤维桩表面处理
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估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44例进行桩冠修复的患者资料(其中预成纤维桩86例,金属桩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过随访,预成纤维桩和金属桩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3.02%和79.31%,预成纤维桩成功率明显高于金属桩(x2=5.95,P<0.05)。在两组修复失败的原因中脱落和折裂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5.51,P<0.05),纤维桩的生物力学好于金属桩,脱落是预成纤维桩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作为口腔修复中的新材料,预成纤维桩效果确切,但粘接固定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在认真评估患者的牙体情况时应注重生物力学的特性。
郑虎郭建青张献芳
关键词:口腔修复
生物导向型预备技术及其修复工艺用于前牙残冠修复1例
2024年
目的:探讨生物导向型预备技术及其修复工艺流程用于残冠修复的优越性。诊治经过:选取上前牙残冠修复病例1例,采用生物导向型预备技术对残冠进行牙体预备,通过人工牙龈记录牙龈形态,制作带有光滑氧化锆穿龈颈圈的牙冠修复体在患者口内完成佩戴。结果:牙冠就位良好,边缘密合,色泽逼真。修复后3个月、6个月复查,牙龈位置稳定,牙周组织健康,获得了较好的美学修复效果。结论:使用生物导向型预备技术配合良好的牙冠加工工艺能使残冠获得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陈羽浓张献芳吴雨宸周曼莉
关键词:残冠氧化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