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
- 作品数:10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 高精度地形星载激光测高仪在轨几何标定方法
- 2024年
- 激光测高仪数字化标定方法由于标定频次高、人力物力消耗少等突出性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两步法的激光测高仪数字化标定方法,针对线性体制激光测高仪的几何定位模型,构建了关于翻滚角、俯仰角和测距系统误差的几何标定模型,并使用公开参考地形数据SRTM与高精度机载LiDAR点云进行了标定试验。与GF-14实际外场面探测器试验标定的数据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几何标定方法与地面探测器标定参数测角差异在0.5角秒以内,测距差异在0.2 m以内。通过独立数据验证标定结果的高程精度,本文提出的数字化标定方法和探测器标定方法的足印高程偏差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两种方法标定所获取的足印高程与高精度机载点云高程的RMSE均优于0.3 m。本文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为星载激光测高仪在轨常态化标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张昊徐琪张昊陈刚谢欢
- 星载立体SAR定位精度分析
- 2025年
- 目前立体SAR定位精度分析研究较少且缺少真实数据进行验证。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系统性开展了星载立体SAR定位精度分析。首先给出了星载立体SAR定位精度模型、绝对高程和平面精度公式,分析了影响绝对高程和平面精度的误差传递链路和误差源,将误差源归为绝对定轨精度和斜距精度两大类;然后分析了典型情况下两类误差对于平面和高程精度的影响以及基线长度对于定位精度的影响;再利用TerraSAR-X郑州数据进行了试验,分析了TerraSAR-X数据的误差源,将其带入定位精度模型,得到理论平面和高程精度分别为0.55 m、0.31 m;最后利用18个角反射器进行了精度验证,得到实际平面和高程精度分别为0.46 m、0.26 m。理论与实际结果非常接近,说明了提出定位精度模型的合理性。
- 陈刚钱方明钱方明张昊
-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 星载SAR系统高分辨率与宽测绘带的设计
- 2017年
- 随着SAR技术的发展,SAR的分辨率越来越高。在星载SAR系统中,传统的单通道SAR存在最小天线面积限制,方位向高分辨率和宽测绘带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方位分辨率和测绘带宽矛盾的基础上,阐述了星载SAR高方位分辨率和宽测绘带设计思路。
- 楼良盛张昊张昊
- 关键词:星载分辨率SAR
- 天绘二号卫星关键技术被引量:6
- 2022年
- 天绘二号卫星是我国第1个InSAR测绘卫星,也是第1个近距离编队卫星系统,它由两颗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组成,采用异轨道面卫星编队、一发双收雷达收发模式的技术体制,利用卫星编队形成干涉所需的基线,可以快速测制全球1∶5万比例尺数字表面模型和雷达正射影像。本文在介绍了InSAR测量原理基础上,阐述了天绘二号卫星技术体制;在该体制下,为了确保系统性能及产品精度,需要解决卫星编队、双星协同工作、高精度内定标、基线确定、高精度基线测量、高精度基线定标、高保相成像及利用双频解算干涉相位绝对模糊数等关键技术,文中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解决途径。在天绘二号卫星研制期间,利用仿真数据和半实物仿真试验对关键技术解决途径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卫星发射上天后,在轨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状态良好,主要性能指标优于设计指标,由此进一步验证了关键技术解决途径的可行性和方法的正确性。
- 楼良盛楼良盛张昊刘志铭张笑微
- 关键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编队时间同步相位同步基线测量
- 卫星编队InSAR系统设计系列关键技术被引量:6
- 2022年
- 天基InSAR系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可以快速获取数字表面模型和雷达正射影像,发展前景广阔。本文首先介绍了InSAR测量及影响产品精度误差传递模型,阐述了基于卫星编队InSAR系统;然后,从系统获取干涉数据和确保产品精度两方面出发,提出在不考虑SAR技术的情况下,卫星编队InSAR系统设计主要关键技术有:系统相干性、基线选择、卫星编队设计、双星协同工作、产品精度控制等;最后,在归纳总结天绘二号关键技术攻关的基础上,对这些关键技术所涉及的性能及核心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计所关注的要素。
- 楼良盛楼良盛陈筠力陈筠力张笑微刘志铭
- 关键词: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编队相干性
- 星载分布式InSAR基线定标场范围确定方法被引量:2
- 2018年
- 为了解决星载分布式InSAR基线定标场选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线定标场范围确定方法。该方法首先考虑定标场地形要求,选择平坦地区并保证InSAR干涉成像质量;然后根据定标模型,设计了系统同向运行定标和升、降轨定标两种情况下的定标场范围计算方法;最后将系统运行参数和地球椭球参数作为输入条件,计算了不同纬度值对应的定标场最小范围。该方法可直接服务于基线定标场选址,为下一步基线定标场建设奠定基础。
- 钱方明钱方明刘薇陈刚张昊
- 天绘二号卫星工程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7
- 2020年
- 天绘二号卫星系统是我国首个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微波测绘卫星系统,也是我国第1个近距离编队卫星系统,是国际上继德国TanDEM-X系统后的第2个微波干涉测绘卫星系统,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通过设计双频成像解决干涉相位绝对模糊问题的方法,彻底摆脱了对地面控制数据的依赖。该系统工作于X频段,设计分辨率为3 m,处于500 km的太阳同步轨道,由两颗对等的卫星组成,采用异轨道面卫星编队、一发双收雷达收发模式的技术体制,可以快速测制全球数字表面模型和雷达正射影像。本文通过对干涉基线体制、卫星编队构型及雷达收发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天绘二号卫星技术体制;并从系统任务、主要性能及组成3个方面进行了工程设计;从总体论证、关键技术攻关及验证、型号研制3个阶段阐述了工程实现情况;最后介绍了卫星系统在轨测试验证情况。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指标达到了工程设计要求,产品精度与TanDEM-X系统相当,满足1∶5万比例尺测图精度要求,从而验证了天绘二号卫星工程设计思路正确,工程实现的方法合理可行。
- 楼良盛楼良盛刘志铭钱方明刘志铭
- 关键词:卫星工程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编队在轨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