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钊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涡轮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值模拟
  • 1篇多目标优化
  • 1篇循环发动机
  • 1篇三维造型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气膜
  • 1篇气膜冷却
  • 1篇转捩
  • 1篇涡轮设计
  • 1篇涡轮叶片
  • 1篇激波
  • 1篇高压涡轮
  • 1篇二次流
  • 1篇变循环
  • 1篇变循环发动机
  • 1篇超声

机构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3篇方祥军
  • 3篇尹钊
  • 2篇王屏
  • 2篇刘思永
  • 1篇刘智刚

传媒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源项法的气膜冷却涡轮叶片多目标优化被引量:5
2013年
以GE-E3高压涡轮第一级气冷导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气膜孔布局以降低叶片表面温度。其中采用源项法模拟全场气膜冷却效果,该方法节省计算量的同时无需对气膜孔划分网格,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后认为,源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冷气覆盖效果如表面动量损失等。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以气膜孔的出气角及流向位置为设计变量,以叶片表面最高温度及平均温度为优化目标。结果表明叶片表面温度分布有所改善,其中压力面优化效果要好于吸力面。
尹钊方祥军
关键词:涡轮气膜冷却数值模拟多目标优化
某变循环发动机超声涡轮设计与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应用相似理论原理,为某变循环发动机在高、低涵道比两种工作模式下设计了高膨胀比、大焓降超声高压涡轮,叶片造型采用S1流面三维造型法实现.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对设计涡轮在以上两种工作模式下进行了验算,应用Spalart-Allmaras一方程湍流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并引入Abu-Ghanam Shaw转捩模型描述叶片表面边界层发展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涡轮在两种工作模式下等熵效率分别达到92.79%和92.31%,优于设计预期;三维造型法考虑了S1流面的物理特征,是一种精确而有效的叶片造型方法.
刘智刚方祥军刘思永王屏尹钊
关键词:涡轮设计变循环发动机三维造型高压涡轮
超跨音内冷涡轮流热耦合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流热耦合方法分别对内部冷却的超跨音直列叶栅和环形叶栅进行数值模拟。其中直列叶栅为径向圆孔内冷的NASA MARK II叶片,通过数值解与实验值的对比,验证流热耦合方法的准确性,并讨论层流、不同湍流及转捩模型在流热耦合模拟中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选用考虑和不考虑转捩模型的SST湍流模型,以采用径向成形内冷通道的某高压级导叶环形叶栅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复杂流场与换热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为准确预测流热耦合作用下的温度分布,需要选择合理的湍流模型,并考虑转捩的影响,不同热边界同样会影响气动效果如分离再附等;三维超跨音流场中激波、分离以及通道涡、角隅涡等涡系结构与温度场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内部换热对于降低叶片表面温度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数值解可指导冷却结构优化设计。
尹钊方祥军刘思永王屏
关键词:转捩二次流激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