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斌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熟期
  • 1篇水稻
  • 1篇水稻产量
  • 1篇水稻品种
  • 1篇农业气候
  • 1篇品种搭配
  • 1篇气候
  • 1篇气象
  • 1篇气象要素
  • 1篇颗粒物
  • 1篇颗粒物浓度
  • 1篇可吸入颗粒
  • 1篇可吸入颗粒物
  • 1篇可吸入颗粒物...
  • 1篇不同熟期

机构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气象局沈...

作者

  • 2篇刘斌
  • 1篇刘宁微
  • 1篇王扬锋
  • 1篇张云海
  • 1篇王艳华
  • 1篇马雁军
  • 1篇任传友
  • 1篇李丽光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辽宁中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被引量:8
2015年
利用辽宁中部地区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观测数据,研究了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对辽宁中部地区整体来说,秋、冬季的可吸入颗粒物排放在全年贡献比例较大;对区域各城市来说,沈阳和鞍山的颗粒物污染贡献较大。区域颗粒物浓度在午后达到最低,清晨升至最高,而能见度则在这两个时段分别达到最高和最低。颗粒物浓度与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能见度、气温和风速的变化趋势相反。颗粒物(尤其是大气细粒子)浓度与能见度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这种相关性在夏、秋、冬季更加明显,而在鞍山、本溪两地尤为突出。
刘宁微马雁军王扬锋张云海李丽光刘斌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气象要素
基于农业气候相似原理的沈阳地区不同熟期水稻品种搭配策略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水稻生产中对品种搭配决策服务的迫切需求,应用铁岭、沈阳和盘锦地区1951—2014年温度资料和1992—2011年水稻产量数据,分析持续低温指数和水稻产量的变化特征。基于农业气候相似原理进行引种,通过持续低温指数估算中熟、中晚熟偏早型、中晚熟品种的水稻期望产量,并制定沈阳地区不同熟期水稻品种搭配策略。结果表明:3个地区持续低温指数均呈现出明显降低趋势,铁岭、沈阳、盘锦地区的降低幅度分别为12.4、4.9、11.1 d/10年;1992—2011年,铁岭、沈阳、盘锦地区的持续低温指数均呈现5年的周期振荡,铁岭和盘锦地区还呈现10年的周期振荡;水稻产量的波动变化具有明显的持续低温指数的周期变化特征。在85%保证率下,确定2016—2050年每5年为1个时段不同熟期水稻品种的搭配比例,2016—2020年、2021—2025年、2026—2030年、2031—2035年、2036—2040年、2041—2045年、2046—2050年中熟、中晚熟偏早型、中晚熟品种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1.4%、28.8%、59.8%,15.4%、23.8%、60.8%,15.8%、23.2%、61.0%,12.6%、27.6%、59.8%,18.2%,19.6%,62.2%,14.2%,25.4%,60.4%,19.6%,17.0%,63.4%。
刘斌任传友王艳华
关键词:品种搭配水稻产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