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洁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焙烧气氛和孔结构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采用饱和浸渍法、在不同焙烧气氛(空气、氮气、水蒸气)下制备了三种加氢脱金属Mo-Ni催化剂,并考察了焙烧气氛对催化剂脱金属、脱硫和脱残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气氛对加氢脱金属反应的活性影响不大,而空气气氛下焙烧的催化剂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加氢脱硫和脱残碳活性。进一步考察了氧化铝孔结构对催化剂加氢脱金属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数值模拟计算,发现最可几孔径为22 nm的催化剂更有利于加氢脱金属过程的反应-扩散平衡,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加氢脱金属性能。
- 隋宝宽施尧林见阳刘文洁袁胜华耿新国段学志
- 关键词:脱金属催化剂加氢孔结构扩散
- 测井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分析及展望
- 本文根据页岩气的特点,对页岩气储层进行了评价,并介绍了几种较好的测井技术,最后对页岩气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 韩克宁刘文洁曹家卫
- 关键词:测井技术储层预测
- 测井技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分析及展望
- 针对页岩气储层的特点,研究了页岩储层的测井曲线特征。阐述了测井技术在页岩气储层识别、有机碳含量计算、成熟度指数估算、页岩类型判断、层理裂缝评价、储层可压裂性分析、地层温度压力确定、射孔完井、固井质量分析、井壁取心、压裂缝...
- 韩克宁刘文洁曹家卫
- 关键词:页岩气勘探测井技术储层评价工程应用
- 声电成像测井技术在火山岩地层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1年
- 松南气田营城组为一套火山岩储层,岩石类型多而复杂,裂缝与孔洞分布不均,储层的各向异性强,常规测井方法难以准确评价这类储层。利用声电成像测井图像,可以有效识别火山岩的岩石结构与岩相,提取裂缝并计算裂缝参数,通过裂缝产状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关系评价裂缝的有效性。成像测井为火山岩地层的测井解释提供了更丰富的评价信息,提高了火山岩储层的解释水平。
- 徐晨刘文洁田伟
- 关键词:声电成像测井火山岩测井评价
- FRIPP微晶蜡加氢工艺条件的考察被引量:1
- 2021年
- 以白土精制后的南阳微晶蜡为原料,采用一段串联工艺,考察反应温度、体积空速、氢蜡比等对加氢产品性质的影响,并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考察了不同滴熔点的微晶蜡加氢难易。结果表明,在考察的工艺条件下,一反温度和体积空速对加氢效果影响最大,随着反应温度的降低,产品的颜色号由0.4升高到1.4,体积空速由0.2 h^(-1)提高到0.3 h^(-1)时,产品的颜色号变化显著,由+28号(赛氏颜色)降低到0.5(色度号)。滴熔点越大,加氢难度越大。
- 张艳侠孙剑锋韩劲松毕文卓刘文洁
- 关键词:石油化学工程微晶蜡加氢精制芳烃饱和
- Ni和Co物种对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2022年
- 利用工业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载体构建了三种含有不同金属活性组分的催化剂:Ni-Mo催化剂、NiCo-Mo催化剂和Co-Mo催化剂,采用XRD、Raman光谱、H_(2)-TPR、NH_(3)-TPD、原位FTIR等分析方法对构建的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在渣油加氢脱金属反应中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具有相近的孔结构和物相结构,与NiCo-Mo和Co-Mo催化剂相比,Ni-Mo催化剂还原温度较低,易还原的八面体配位钼物种较多,易形成Ni-Mo-S活性相,表现出了较高的加氢性能、脱金属性能以及脱残炭性能。Co-Mo催化剂酸强度高、酸量大,表现出较高的脱硫性能。研究为构建更高效的劣质原油加工催化剂提供了的实验基础。
- 隋宝宽刘文洁王刚潘云翔彭冲
- 关键词:渣油加氢脱金属加氢处理
- 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失活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分析了固定床渣油加氢工艺和沸腾床渣油加氢工艺下催化剂上金属和积碳的赋存状态,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催化剂上金属沉积分布、元素组成、物相结构、孔结构、热解行为、金属配位状态等失活原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工艺条件下催化剂的沉积金属均以Ni和V为主,固定床渣油加氢工艺下运转的催化剂的失活以金属沉积失活为主;沸腾床渣油加氢工艺下运转的催化剂的失活以积碳失活为主。沸腾床渣油加氢工艺下运转的催化剂失重情况比较明显,在1000℃时,质量保留率为72%左右,固定床渣油加氢工艺下运转的催化剂并未发现明显的失重低点。此外,原料性质与工艺条件是催化剂失活形式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 穆福军隋宝宽刘文洁于秋莹耿新国袁胜华
- 关键词:催化剂失活
- 不同工况下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剖析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上沉积金属的分布形式,比较了不同工况下运转后试样的物相结构、元素组成、孔结构、热解行为等。结果表明:工况条件及原料性质是影响催化剂性质的主要因素。对于原料性质一般,运转周期较长的催化剂来说,Ni、V的沉积最终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里低外高趋势。而对于原料性质较差,运转周期较短的催化剂来说,Ni的沉积自内而外均衡分布,V依然呈现较为明显的里低外高趋势。在1 000℃时,A工况试样A-1的质量保留率为92.4%,而B工况试样B-1的质量保留率为68.1%,两者相差约24%。
- 耿新国穆福军隋宝宽刘文洁于秋莹
- 关键词: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