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坤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人工林
  • 2篇银杏
  • 2篇生物量
  • 2篇物量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砧木
  • 1篇杉木
  • 1篇杉木人工林
  • 1篇树干
  • 1篇树干解析
  • 1篇苏南丘陵
  • 1篇天然次生林
  • 1篇天然林
  • 1篇器官生物量
  • 1篇丘陵
  • 1篇无性系
  • 1篇马尾松
  • 1篇马尾松天然林

机构

  • 4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4篇刘坤
  • 3篇汪贵斌
  • 3篇曹林
  • 3篇曹福亮
  • 1篇郁万文
  • 1篇周春国
  • 1篇申鑫
  • 1篇高云鹏

传媒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苏南丘陵马尾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规律比较被引量:6
2015年
以苏南丘陵地区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树干解析及各测树因子(即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模型拟合,并依据该区域森林资源历史调查数据中的森林起源信息对马尾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的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年左右,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5年左右;马尾松天然林的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8年左右,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同样出现在15年左右;马尾人工林数量成熟龄为47年,天然林数量成熟龄为50年;选用Richards生长模型对区域内马尾松各测树因子进行拟合的效果最好。
刘坤曹林周春国
关键词: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人工林树干解析
基于3-PG模型的杉木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和LAI估算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利用3-PG模型估算江苏南部地区杉木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LAI),为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苏南丘陵地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气候和林分观测历史数据确定3-PG模型参数并运行模型,估算杉木人工林的LAI和林分不同器官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趋势,并对预测值和观测值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初始林分密度为4 600株/hm2的杉木人工林在5年时林分达到郁闭,LAI为5.5;干生物量在23年达到最大值,为74.5t/hm2;根和叶的生物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先增后减,根生物量在第10年达到最大值(17.5t/hm2),叶生物量在第6年达到最大值(10.25t/hm2)。【结论】3-PG模型预测结果较好,除叶生物量外,LAI、干和根生物量预测值均与观测值无显著差异。
刘坤曹林汪贵斌申鑫曹福亮
关键词:杉木生物量
不同接穗无性系对银杏嫁接树生长影响及材用无性系初选被引量:5
2016年
研究了不同穗砧组合的砧木胸径,接穗一级分枝数量、基径、垂直角度的差异,进行了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并初选出了材用无性系,结果表明:(1)不同穗砧组合的银杏嫁接植株砧木胸径及其材积、接穗一级分枝基径及其材积、接穗一级分枝数的差异显著,且变异系数较高,不同接穗一级分枝的垂直角度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和较高的变异系数。(2)适于高接换头的材用穗砧组合有46^#、12^#、48^#、47^#、36^#、27^#、37^#、10^#、26^#、54^#,可作为果材兼用型银杏园经营。(3)适于材用的接穗无性系有49^#、12^#、50^#、68^#、36^#、46^#、29^#、37^#、69^#、33^#,有作为用材无性系培养的潜力。
郁万文曹福亮汪贵斌高云鹏刘坤
关键词:银杏接穗砧木
银杏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模型被引量:14
2017年
以苏北地区银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13株进行整株挖掘,分析不同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格局,以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再分别以胸径(D)、树高(H)、D^2H、D^aH^b为自变量建立银杏各器官生物量模型,选择调整决定系数(R2adj)、残差平方和(SSE)、平均偏差(ME)、平均绝对偏差(MAE)和平均相对误差(MPE)作为选择最优模型的检验指标,根据检验结果筛选出各器官的最优模型。结果表明:13株银杏的整株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8.50~320.27 kg,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49.4%~56.6%,树枝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2.1%~18.9%,树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3.8%~5.5%,根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26%;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线性方程的斜率为0.35,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P<0.01);枝和叶生物量都集中于树冠中部,树冠上层和下层的枝、叶生物量明显低于树冠中层生物量(P<0.05),上层和下层生物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70%根生物量集中0~1.0 m的土层;枝水平上,基于基径和枝长的枝生物量模型解释量超过95%;在各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选择上,以D为自变量的W=a Db的叶、枝、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要优于其他模型;树干、根和全株生物量则是以W=a D^bH^c模型最优。银杏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干>根>枝>叶,枝和叶生物量垂直分配上,中冠层占最大比例;基于树高和胸径的相对生长模型可以实现对银杏各器官生物量的准确拟合,银杏生物量及碳储量的有效估算。
刘坤曹林汪贵斌曹福亮
关键词:生物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