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莉
-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科保护支架对胫腓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骨科保护支架在胫腓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1.57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保护支架组、托马架组、软枕组.各20例。保护支架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托马架组男性12例,女性8例;软枕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分别在术后康复护理过程中使用新一代骨科保护支架、托马斯架及软枕对患肢进行抬高制动,比较3组患肢肿胀程度、疼痛与关节功能、稳定性、舒适度、局部压疮发生情况。结果患肢肿胀程度:术后2周时,保护支架组患者患肢I度肿胀(50.00%)、Ⅱ度肿胀(30.00%)明显高于软枕组I度肿胀(10.00%)、Ⅱ度肿胀(20.00%),保护支架组Ⅲ度肿胀(20.00%)明显低于软枕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与关节功能:术后2周时,保护支架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低于托马架组、软枕组,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托马架组、软枕组,关节功能优良率(98.46%)明显高于软枕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舒适度、局部压疮:保护支架组高度与角度适合,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托马架组、软枕组,局部压疮明显低于托马架组、软枕组.稳定性明显高于软枕组(P〈0.05)。结论骨科保护支架能充分满足胫腓骨’胃’折术后患肢抬高高度和角度的需要.稳定性好.能有效缓解肿胀及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促进术后功能恢复.
- 何莉么丽芬刘元
-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康复护理
- 不同上肢抬高措施在上肢骨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上肢抬高措施在上肢骨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单侧上肢骨折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常规骨科护理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病人术后采用患肢悬吊抬高方式,研究组病人术后采用可调式上肢抬高支架固定,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术后患肢疼痛程度、舒适度、肿胀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病人疼痛、肿胀程度缓解,舒适度提高;研究组病人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肿胀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可调式上肢抬高支架可有效缓解上肢骨折病人术后疼痛及患肢肿胀程度,提高病人舒适度,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刘元何莉居敏燕吴欣育王雪松
- 关键词:上肢骨折疼痛肿胀并发症
- 综合护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腰椎间盘源性疼痛保守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入选3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15例,其中实验组在对患者施以脊柱核心稳定训练的基础上再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依据腰痛,功能障碍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采用腰痛JOA评分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评价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不同方式护理后,出院时、出院后4、8、12周,两组患者Oswestry 评分均有所降低,ADL评分均有所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Oswestry 评分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ADL评分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腰痛情况,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何莉么丽芬刘元
- 关键词:综合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生活质量
- 共管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观察共管模式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的效果,探讨该模式对患者DVT健康信念、DVT知识掌握度、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共管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DVT健康信念、知识掌握度、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DVT健康信念评分为104.29±8.62分、DVT知识掌握度评分为90.25±3.77分,对照组分别为83.25±6.71分、68.17±4.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发生率(14.00%)明显低于对照组(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为92.79±4.68分,对照组为78.64±4.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管模式应用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对DVT知识掌握度,增强DVT健康信念,有效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 居敏燕刘元何莉
- 关键词: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健康信念髋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