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双喜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陕西省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药效
  • 1篇天名精
  • 1篇内酯
  • 1篇小麦
  • 1篇小麦白粉
  • 1篇小麦白粉病
  • 1篇小麦白粉病菌
  • 1篇白粉
  • 1篇白粉病
  • 1篇白粉病菌
  • 1篇病菌
  • 1篇超微
  • 1篇超微结构

机构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篇韩立荣
  • 1篇许丹
  • 1篇张兴
  • 1篇冯俊涛
  • 1篇任双喜

传媒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的药效及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明确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的药效及其对白粉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测定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的药效;采用离体叶段法,测定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及其菌落扩展的影响;利用生物电镜技术,观察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当质量浓度为1 000mg/L时,天名精内酯酮灌根和喷雾处理的保护效果与治疗效果分别为80.43%和88.03%与82.69%和88.05%,且2种施药方式处理的防治效果与150mg/L三唑酮处理差异不显著。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菌落扩展存在明显的控制作用,并呈现明显的质量浓度依赖性,有效中浓度(EC50)为105.431 4mg/L。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天名精内酯酮处理后,小麦白粉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形态均发生异常变化,表现为菌丝稀疏、表面皱缩和畸形。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天名精内酯酮处理后,细胞质发生紊乱;电子致密度明显增大,菌丝坏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解体,液泡明显增大,且出现空腔;线粒体肿胀,脊变短,部分脊消失。【结论】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有较高的防效,具有较优的内吸传导性能,兼具保护和治疗双重效果;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作用主要是抑制菌丝的生长;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不同于常用杀菌剂品种。
任双喜许丹韩立荣冯俊涛张兴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菌药效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