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菲菲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电刺激
  • 7篇神经电
  • 7篇神经电刺激
  • 7篇前额
  • 7篇前额叶
  • 7篇迷走
  • 7篇迷走神经
  • 7篇迷走神经电刺...
  • 7篇额叶
  • 6篇外伤
  • 6篇脑外伤
  • 6篇昏迷
  • 6篇促醒
  • 5篇皮质
  • 4篇前额叶皮质
  • 4篇脑外伤昏迷
  • 4篇额叶皮质
  • 3篇受体
  • 3篇皮层
  • 3篇前额叶皮层

机构

  • 8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8篇冯珍
  • 8篇黄菲菲
  • 3篇陈琴
  • 2篇董晓阳
  • 2篇董晓阳
  • 1篇刘丹

传媒

  • 4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年份

  • 7篇2017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诱发电位在昏迷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7年
昏迷是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或大脑皮质神经元广泛受损引起的严重意识障碍。随着我国重症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的颅脑外伤、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以及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后生命体征平稳,却处于昏迷状态。对昏迷准确客观地评价在了解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黄菲菲冯珍
关键词:昏迷状态诱发电位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大脑皮质神经元脑血管疾病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大鼠前额叶皮质和下丘脑Orexin-A及其受体OX1R表达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VNS)对脑外伤(TBI)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及可能相关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假刺激组和刺激组。应用VNS治疗脑外伤后昏迷大鼠,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并用ELISA、Western-blot、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PFC)和下丘脑组织的Orexin-A及OX1R表达。结果:刺激组30只大鼠中20只出现翻正反射,假刺激组30只中8只出现翻正反射;将3组的Orexin-A及OX1R含量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刺激组Orexin-A及受体OX1R水平高于假刺激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VNS可提高脑外伤昏迷大鼠意识状态,其可能机制为上调PFC及下丘脑部位Orexin-A及OX1R水平,因此VNS有望成为脑外伤后昏迷促醒有效方法。
董晓阳刘丹黄菲菲冯珍
关键词:迷走神经电刺激促醒OREXIN-A
Orexin-A参与迷走神经电刺激上调脑外伤昏迷大鼠前额叶皮层NMDA受体亚基NR1的表达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对TBI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36)、模型组(n=36)、刺激组(n=36)和o...
董晓阳黄菲菲冯珍
关键词:脑外伤迷走神经电刺激食欲素A促醒作用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昏迷大鼠前额叶皮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NR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电刺激(Vagal nerve stimulation,VNS)对脑外伤(TBI)昏迷的促醒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假刺激组(TBI)、刺激组(TBI+VNS)和O...
黄菲菲冯珍
关键词:迷走神经电刺激脑外伤昏迷NR1OREXIN-A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昏迷大鼠前额叶皮质组胺H_1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vagus ner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VNS)对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及其对TBI昏迷大鼠前额叶皮层组胺H_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假刺激组(TBI)、刺激组(TBI+VNS)和Orexin-1受体(OX_1R)拮抗剂组(TBI+SB334867+VNS)。应用VNS治疗脑外伤后昏迷大鼠,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组胺H_1受体(H_1R)表达的变化。结果:刺激组18只大鼠中12只出现翻正反射;假刺激组4只出现翻正反射;拮抗剂组9只出现翻正反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刺激组大鼠PFC区的H_1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假刺激组和拮抗剂组(P<0.05)。结论:VNS可改善脑外伤后昏迷大鼠的意识状态,有望成为TBI昏迷促醒的一种新的电刺激方法,其促醒机制可能与PFC区H_1R水平的上调有关,Orexin-A可能通过OX_1R在其中起调节作用。
黄菲菲董晓阳陈琴冯珍
关键词:迷走神经电刺激脑外伤昏迷促醒受体食欲素A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昏迷大鼠意识及前额叶皮质γ-氨基丁酸b1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电刺激(VNS)对脑外伤(TBI)昏迷大鼠的促醒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168只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TBI组、拮抗剂组和VNS组,每组42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TBI组、VNS组、拮抗剂组撞击法复制脑外伤模型,造模后昏迷至少30 min的大鼠入选。VNS组予VNS,拮抗剂组侧脑室注射Orexin A受体1拮抗剂SB334867后加VNS,TBI组予假VNS。分别于干预后6 h、12 h、24 h观察大鼠意识水平,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前额叶皮质γ-氨基丁酸b1受体(GABAb1R)表达水平。结果最终空白组42只、TBI组11只、拮抗剂组13只、VNS组28只大鼠觉醒。Western blotting显示,干预后12 h、24 h,GABAb1R蛋白表达TBI组>拮抗剂组>空白组>VNS组(F>60.412,P<0.001)。免疫组化显示,GABAb1R蛋白表达TBI组>拮抗剂组>VNS组>空白组(H=15.121,P=0.002),但不同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H=3.028,P=0.220)。结论 VNS可促TBI昏迷大鼠觉醒,其促醒机制可能与Orexin A介导大鼠前额叶皮质GABAb1R表达水平下调有关。
廖诚诚冯珍黄菲菲陈琴
关键词:脑外伤昏迷迷走神经电刺激促醒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大鼠前额叶皮质去甲肾上腺素α1受体表达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对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刺激组和刺激组。TBI后昏迷大鼠给予VNS治疗,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实验组大鼠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FC)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α1受体(α1R)含量。结果:假刺激组和刺激组大鼠各30只,观察行为学变化发现,刺激组中20只出现翻正反射,假刺激组仅8只出现翻正反射;将3个实验组中α1R含量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刺激组α1R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VNS可改善TBI后昏迷大鼠的意识状态水平,对促进TBI后昏迷大鼠的觉醒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FC去甲肾上腺素α1R水平上调有关。
陈琴黄菲菲董晓阳冯珍
关键词:迷走神经电刺激脑外伤促醒
迷走神经电刺激脑外伤后昏迷大鼠前额叶皮层NMDAR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电刺激(VNES)对脑外伤(TBI)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将120只SD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假刺激组、刺激组和Orexin-A受体(OXlR)拮抗剂组.应用VNES治疗...
黄菲菲冯珍
关键词:脑外伤昏迷迷走神经电刺激促醒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