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宗耀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群落
  • 1篇热带
  • 1篇热带风暴
  • 1篇无瓣海桑
  • 1篇结构特征
  • 1篇海桑
  • 1篇红树
  • 1篇红树群落

机构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1篇周光益
  • 1篇杨怀
  • 1篇王旭
  • 1篇楼坚
  • 1篇马宗耀

传媒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海南东寨港无瓣海桑-海桑人工红树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11
2008年
分析红树外来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与本地种海桑(S.caseolaris)在热带地区混种17年后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两种红树树种均适合在滩涂前缘生长,且长势良好,但无瓣海桑的长势要优于海桑,无瓣海桑树高、胸径、冠幅平均值分别为10.6m、15.06cm和3.43m,海桑为9.56m、12.69cm和2.23m,两者在群落中的重要值指数分别为68.02%和24.69%;(2)群落中有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等乡土红树植物的自然更新现象,表明"引进种+本地种"的人工恢复模式可以促进乡土红树的更新,尤其是在滩涂前缘;(3)通过数量和立木结构分析可推测,随着群落的发展,群落中的无瓣海桑和海桑会逐渐被秋茄、桐花树等乡土物种替代,从而达到本地物种的生态恢复。
王旭马宗耀杨怀周光益楼坚
关键词:无瓣海桑海桑结构特征热带风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