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低膨胀轻量化反射镜关键技术
- 方敬忠刘红程云涛曾家庆胡桂涛陈志强张媛媛张爱芳吴海鹰陶永
- 大型光学成像系统是开展对地观测、空间环境监测等重大科研活动的主要技术装备,在国家经济建设、科学探索和国家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国家技术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
对目标的识别能力是光学成像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
- 关键词:
- 关键词:反射镜光学成像系统
- 一种碳化硅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短碳纤维添加到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料中进行发泡及交联反应后得到短碳纤维/聚氨酯泡沫坯体;短碳纤维/聚氨酯泡沫坯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热分解得到碳泡沫坯体;碳泡沫坯体与金属硅在...
- 陈益超刘红陈志强陈孝飞方敬忠
- 文献传递
- Cu/Zr纳米多层膜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 2008年
- 本文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石英玻璃基片上制备了一系列自支撑Cu/Zr纳米多层膜,使用箱式电炉对多层膜进行退火处理,利用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扫描探针显微镜表征了多层膜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纳米多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Cu调制层厚从42 nm增加至140 nm时,多层膜显微硬度从4.9 GPa逐渐降低至4.0 GPa;当Zr调制层厚从3.2 nm增加至4.8 nm时,显微硬度值从6.51 GPa降低至5.64 GPa,硬度值降低13.4%,而从4.8 nm增至8 nm时,显微硬度值变化不大(约5.7 GPa);合适的温度退火时,多层膜微观缺陷消失,表面形貌更均匀,显微硬度增加。利用Chu和Barnett提出的硬度增强理论模型对Cu/Zr纳米多层膜表现出的超硬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解释。
- 苑永涛方敬忠刘红陈志强
- 关键词:磁控溅射纳米多层膜显微硬度
- 一种碳化硅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短碳纤维添加到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料中进行发泡及交联反应后得到短碳纤维/聚氨酯泡沫坯体;短碳纤维/聚氨酯泡沫坯体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热分解得到碳泡沫坯体;碳泡沫坯体与金属硅在...
- 陈益超刘红陈志强陈孝飞方敬忠
- Φ1.05 m轻量化反射镜设计与制造被引量:4
- 2020年
- 针对Ф1.05 m空间光学系统主镜的设计指标要求,提出了轻量化反射镜结构优化设计的新方法,并建立了反射镜结构自动化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平台,基于此平台确定了性能优异的主镜结构设计方案。主镜重量小于50 kg,轻量化率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主镜在三球铰支撑下的第一阶模态频率为361.2 Hz,自由状态下的一阶非零模态频率为501.9 Hz;在1℃均匀温度变化下,不去离焦和去除离焦之后的面形RMS分别为0.55 nm和0.10 nm;主镜在30g过载加速度作用下的最大应力为16.1 MPa,均满足设计要求。采用目前最先进的第三代大口径反射镜加工工艺,路线为超精密铣磨—小磨头数控研抛—离子束精修,实现主镜面形误差的确定性去除。为保证面形检测结果的天地一致性,发展了重力卸载技术和面形误差数据后处理技术,剔除重力和其他系统误差对检测的影响。主镜最终面形精度达到0.011λRMS,获得了高精度的光学面形,也证明了方案的合理性。
- 胡瑞陈志强张媛媛徐涛刘红张继友
- 关键词:空间光学系统优化设计光学加工
- 反应烧结法制备SiC_((w))/SiC光学结构件复合材料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研究目的是制备一种与RB-SiC反射镜镜坯材料力学、热学性能匹配的高断裂韧性的镜框等光学构件材料(SiC(w)/SiC)。利用反应烧结法制备了SiC晶须增强SiC陶瓷复合材料(SiC(w)/SiCCMC)。测试了SiC(w)/SiC复合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的SiC(w)/SiC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弯曲强度为243MPa;裂韧性值(KIC)从4.49MPa.m1/2提高到6.43MPa.m1/2,提高了43.2%;其热导率(125.3W/m·K)与RB-SiC陶瓷(119.3W/m·K)的热导率接近。初步探讨认为,SiC晶须的拔出、桥连现像和新生纳米SiC颗粒的存在是SiC(w)/SiC复合材料的主要增韧机理。
- 刘红方敬忠陈益超陈志强吴海鹰
- 关键词:断裂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