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强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源岩
  • 4篇烃源
  • 4篇烃源岩
  • 4篇盆地
  • 3篇油气
  • 3篇水合物
  • 2篇东海陆架盆地
  • 2篇增生楔
  • 2篇生物标志
  • 2篇生物标志化合...
  • 2篇天然气水合物
  • 2篇烃源岩特征
  • 2篇气水
  • 2篇气水合物
  • 2篇陆架盆地
  • 2篇陆域
  • 2篇构造样式
  • 2篇丰度
  • 2篇凹陷
  • 1篇地层

机构

  • 9篇青岛海洋地质...
  • 7篇长江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青海煤炭地质...

作者

  • 10篇陈志强
  • 9篇龚建明
  • 8篇程青松
  • 5篇徐承芬
  • 3篇王蛟
  • 3篇陈中红
  • 3篇廖晶
  • 2篇成海燕
  • 2篇何拥军
  • 2篇孙晶
  • 2篇王建强
  • 2篇杨传胜
  • 2篇李刚
  • 1篇蒋玉波
  • 1篇陈建文
  • 1篇杨长清
  • 1篇赵青芳
  • 1篇刘蕾
  • 1篇程文洁

传媒

  • 7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年份

  • 4篇2017
  • 6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巴基斯坦马克兰增生楔天然气水合物的主控因素被引量:8
2016年
为了探讨马克兰增生楔天然气水合物的主控因素,对收集的大量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发现马克兰增生楔由西到东、由南往北逆冲断裂的活动性具有逐渐减弱的趋势,BSR的振幅和连续性同样具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因此,马克兰增生楔BSR的产状主要受断裂构造的影响。马克兰增生楔沉积厚度大,SMI界面浅,水合物样品具有气泡结构以及BSR之下存在较厚的游离气表明,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气源充足。同时,低角度的北向俯冲造就的E—W向平行排列的南向逆冲断层以及小型正断层等为天然气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由此可知,构造作用是马克兰增生楔天然气水合物的主控因素。
龚建明廖晶孙晶杨传胜王建强何拥军田瑞聪程青松陈志强
关键词:主控因素天然气水合物
全文增补中
崂山隆起寒武系油气勘探前景预测——对比四川盆地和苏北盆地
2017年
南黄海盆地是下扬子克拉通板块的主体,也是我国唯一尚未获得油气突破的海区。尤其是崂山隆起,目前只有1口钻井,勘探程度极低,制约了油气勘探的进程。然而,南黄海盆地的烃源岩、储层、盖层和成藏条件与四川盆地和苏北盆地存在着相似的地方。对比分析四川盆地和苏北盆地寒武系可以发现:2个盆地的烃源岩丰度高,厚度大,TOC平均含量分别达4%和3.32%,都是较好的烃源岩;储层以震旦系和寒武系白云岩为主,裂隙发育使储层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成藏模式包括新生古储、古生新储和自生自储。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通过类比四川盆地和苏北盆地来推测南黄海崂山隆起寒武系的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勘探前景。对比分析认为,崂山隆起寒武系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前景,应加快勘探进程。
陈志强龚建明王蛟成海燕陈中红李刚程青松徐承芬
关键词:四川盆地苏北盆地寒武系油气前景
马克兰增生楔自生碳酸盐岩与水合物——以2007年流星号M74/3航次调查报告为例
2017年
为了探讨马克兰增生楔自生碳酸盐岩与水合物的关系,对2007年流星号的M74/3航次资料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自生碳酸盐岩与水合物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对于甲烷通量很大的海区,海底和浅表层沉积物中通常没有自生碳酸盐岩,但是可以存在水合物。对于甲烷通量较高的海区,如果海底或浅表层沉积物中存在少量且小块的自生碳酸盐岩,通常沉积物中存在水合物;如果海底或浅表层沉积物中存在大量且大块的自生碳酸盐岩,通常浅表层沉积物中没有水合物,但就目前的资料,尚不能确定其深部是否存在水合物。对于甲烷通量很弱的海区,沉积地层表现为纹层状结构,通常既没有自生碳酸盐岩,也没有水合物。
龚建明廖晶杨传胜成海燕孙晶王建强何拥军陈志强田瑞聪
关键词:甲烷通量水合物
东海陆架盆地闽江凹陷构造样式及油气意义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中国东部大陆架的边缘,是中新生代叠合的含油气盆地。经过近50年的勘探,新生代地层中已取得较多的油气产量,而中生界却未有油气突破。目前,中生界的基础地质研究薄弱,资料匮乏,制约了进一步油气勘探。而前人认为,...
陈志强
关键词:含油气盆地凹陷构造生烃能力
祁连山冻土区木里煤田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查明祁连山冻土区木里煤田天然气水合物的气源,从QH-1、QH-2、QH-3井采集侏罗系样品44块,在常规的岩石热解和有机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GC-MS分析和显微组分镜下鉴定。样品TOC在1.4%~16.6%之间,Ro为0.71%~0.79%;泥岩TI大于40,煤小于0。正构烷烃呈前峰型分布,主峰碳为C17-C19,Pr/Ph普遍大于1.1;三环萜烷以C19TT-C20TT为主峰,C24Te对C26TT有绝对优势;甾烷系列C27-C28-C29甾烷呈反“L”形分布;藿烷系列C31升藿烷占优势,C34、C35升藿烷含量低且G/C30H低,大部分小于0.2。结果表明,该区侏罗系烃源岩基本处于成熟阶段,有机质为Ⅱ2型-Ⅲ型,主要来自陆相高等植物输入,为河湖沼泽相沉积。有机质丰度较高,属中等-好烃源岩。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侏罗系烃源岩处于成熟度阶段但未到主生气期,不是研究区水合物主力气源岩。
程青松龚建明张敏赵青芳王伟超程文洁田瑞聪陈志强
关键词: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生物标志化合物
祁连山冻土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祁连山冻土区90个烃源岩样品测试分析的结果表明,侏罗系烃源岩基本处于成熟阶段;有机质为Ⅱ2型和Ⅲ型,主要来自陆相高等植物输入,为山间河湖沼泽相沉积;有机质丰度较高,是中等—好烃源岩。该区石炭系—三叠系烃源岩基本处于高成熟阶段;有机质主要为Ⅱ型,有机质来源为混源输入,为陆表海—滨海三角洲相沉积;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中等—好烃源岩。天然气水合物主要为混合成因气。综合分析认为,侏罗系烃源岩正处于成熟阶段,有部分生气,而三叠系烃源岩处于主生气期,因此,推测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可能是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供气源岩。
程青松龚建明张敏王伟超程文洁蒋玉波徐承芬陈志强田瑞聪
关键词:烃源岩丰度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
下扬子地区龙潭组煤系地层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下扬子地区二叠系龙潭组既是重要的烃源岩,也是重要的储集层,局部含煤层。通过对下扬子陆域龙潭组的沉积特征、沉积层序研究以及陆域和海域龙潭组煤系地层特征的对比认为,龙潭组煤系地层从陆域到海域,沉积物的岩性从碳酸盐岩和碎屑岩逐渐演变为碎屑岩;煤层主要分布在龙潭组的中上部,但陆域煤层之上通常发育一套"压煤灰岩",而海域通常缺少这一套"压煤灰岩";陆域龙潭组烃源岩丰度较高(TOC为2%-4%),厚度较大(200-600m),以生油为主(Ro:0.5%-2%);与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相邻的滨海隆起二叠系分布局限,但丰度可能较高,因此,推测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二叠系烃源岩分布局限,丰度较高。
田瑞聪龚建明田杰鹏徐承芬陈志强程青松
关键词:煤系地层龙潭组南黄海盆地
下扬子陆域下寒武统烃源岩特征及其对南黄海油气勘探的借鉴被引量:2
2016年
早寒武世下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均向北漂移并拼合成南方古陆,发生褶皱隆升,但对下扬子陆块北部(现今下扬子地区)影响不大,总体处于浅海台地相。因为早寒武世早期受上升流等因素的影响,下扬子地区早寒武世有机质来源丰富,在缺氧还原的沉积环境形成了优质烃源岩。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呈NE向展布,受"一台两盆"构造格局影响存在2个沉积中心:一个在安吉—休宁深水陆棚区,厚度100-300m;另一个在泰州—盐城深水陆棚区,厚度50-150 m。海侵主要来自东北方向,烃源岩向东北方向减薄。从陆域烃源岩厚度分布趋势看,南黄海盆地烃源岩厚度应在50-200m之间。中生代南方古陆与华北陆块拼合形成中国大陆时,对下扬子古生代形成的油气藏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台缘相烃源岩厚度大、埋深大、生烃早,生成的油气藏在中生代南北陆拼贴期遭到破坏,是现今古油藏的烃源供给者。我们推测南黄海下寒武统为台地相沉积,埋藏相对较浅,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大部分烃源岩可能在燕山中—晚期发生过二次生烃,有利于常规油气藏的保存。
程青松龚建明李智高陈建文张敏陈志强田瑞聪
关键词:烃源岩早寒武世南黄海
下扬子陆域下志留统高家边组烃源岩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2015年下扬子地区野外地质考察、以往资料的整理以及最新钻井岩心的分析认为,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在早志留世主体发育于陆棚相沉积环境,烃源岩分布范围较广、厚度较大,笔石含量丰富,生烃潜力以底部最好。高家边组露头样品主体为黄绿色,但随着深度增大,颜色逐渐加深至灰黑色和黑色,推测其未风化前的颜色很可能较深,原始有机质丰度可能较高,而且成熟度适中,是一套具有较高潜力的烃源岩。高家边组地层构造变形弱,同时发育有较好的生储盖组合,有利于常规油气或页岩气的保存。
陈志强龚建明王蛟徐承芬李刚陈中红程青松田瑞聪刘蕾
关键词:烃源岩生储盖组合
东海陆架盆地闽江凹陷构造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
2017年
东海陆架盆地是叠合含油气盆地,其中闽江凹陷中生代分布广,厚度大,垂向上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整个东海陆架盆地经历的全区性构造运动有基隆运动、雁荡运动、瓯江运动、渔山运动和龙井运动,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据构造样式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可以将闽江凹陷划分为伸展型构造样式、挤压型构造样式和复合型构造样式3类。断裂是盆地构造分析的基础,闽江凹陷主要发育雁荡主断裂、台北主断裂和虎岩北断裂等。各种类型的构造油气藏严格受盆地构造样式和断裂的控制,呈有规律的分布。可以推测,基隆—新竹凹陷带是主要的生油凹陷,闽江—厦澎斜坡是油气运移的指向,而斜坡上发育的局部构造是油气富集的有利部位。
陈志强龚建明王蛟杨长清廖晶陈中红徐承芬刘蕾程青松
关键词:东海陆架盆地构造样式油气富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