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闵涛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雅安市气象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暖区
  • 3篇暴雨
  • 2篇暖区暴雨
  • 1篇低空
  • 1篇低空急流
  • 1篇低涡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雷达
  • 1篇四川盆地
  • 1篇四川盆地西部
  • 1篇暖湿气流
  • 1篇盆地
  • 1篇盆地西部
  • 1篇气流
  • 1篇强降水
  • 1篇强降水过程
  • 1篇物理量
  • 1篇西南低涡
  • 1篇雷达
  • 1篇回波

机构

  • 4篇雅安市气象局

作者

  • 4篇闵涛
  • 2篇周学云
  • 2篇吴亚平
  • 1篇高文良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气象研究与应...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中低纬山地气...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雅安区域性暖区暴雨特征及其概念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1990—2017年MICAPS资料、自动站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雅安区域性暖区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从区域性暖区暴雨发生前(08时或20时)的高低空环流配置和物理量判别指标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雅安区域性暖区暴雨潜势预报概念模型。结果表明:(1)暖区暴雨在雅安中部出现最多,从中部向南向北递减。暖区暴雨的年际变化呈波状态势,主要出现在7、8月份,小时雨强大于20mm的高发时段为22时—次日02时。(2)通过高低空环流配置,建立两类概念模型:副高偏西型的低层东南风气流型和副高偏东型的低层气旋式扰动型。(3)副高偏西型的低层东南风气流型对低层的系统性动力抬升条件、暴雨发生前本地的水汽条件和热力不稳定条件要求较低,但对低层的水汽输送条件要求较高。副高偏东型的低层气旋式扰动型,则需注意在低层水汽通道未打开的的情况下,仍可发生暴雨。
闵涛吴亚平吴筱高文亮周学云
关键词:暖区暴雨
低空急流在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中的作用
2015年
利用常规高空观测、地面加密自动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8月3~4日发生在雅安的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雅安市位于两高之间的辐合带,这为高纬冷空气沿着辐合带迅速南下入侵该市并触发不稳定能量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南风低空急流有利于南海水汽向雅安市输送,并造成整个雅安范围内暴雨的产生;低空急流下产生的暴雨不要求强烈的气旋性扰动,低空急流可通过水汽输送来促进暴雨区的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形成低层强辐合和高层辐散相耦合的有利动力结构,从而促进并加强大气的垂直上升运动;低空急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
闵涛吴筱
关键词:低空急流暴雨
雅安市一次暖区强降水过程中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2018年7月14日雅安市发生的一次暖区强降水过程,该文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常规观测和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对此次过程发生的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的发展传播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回波的发展及维持主要是由于上游对流系统的移入以及对流系统内部的再触发机制;②当回波走向与环境平均风较一致时,可判断未来回波将沿环境平均风方向发展传播。③通过分析地面气象要素气压和气温的变化可判断冷池是否形成,气压陡升和气温骤降表明地面冷池已经形成,而两者变化趋势重叠的时间段表明冷池持续出现。此时若雷达低层风场显示不断有暖湿气流输送过来,有利于对流系统内部不断触发新的对流单体,这种对流系统内部的再触发机制有利于强回波的长时间维持。
闵涛吴筱高文良周学云吴亚平
关键词:暖湿气流
四川盆地西部一次暖区暴雨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2018年8月1~2日四川盆地西部出现了一次区域性暖区暴雨,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区域自动站、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等资料,分析了其环流背景、中尺度条件以及触发机制。结果表明:东移的高原低涡触发了暴雨天气,通过诱发使低层涡度增加,形成气旋性低涡中心,高原低涡与西南低涡耦合,加强了盆地西部的垂直上升运动;低层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在迎风坡被强迫抬升,触发对流性降水,使降水增幅,造成盆地西南部降水强度大于西北部;高湿环境、深厚暖云,以及中等偏强且呈狭长的CAPE特征,形成了高降水效率;强降水时段与云团发展强盛时段对应,辐合风场以及逆风区的形成有利于强回波的长时间维持。
闵涛吴筱
关键词:暖区暴雨高原低涡西南低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