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沙蜥
  • 2篇两性异形
  • 2篇麻蜥
  • 2篇草原
  • 2篇草原沙蜥
  • 1篇幼体
  • 1篇生境
  • 1篇食物组成
  • 1篇食性
  • 1篇食性分析
  • 1篇秋季
  • 1篇夏季
  • 1篇丽斑麻蜥
  • 1篇密点麻蜥
  • 1篇繁殖输出
  • 1篇雌性繁殖

机构

  • 4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毕俊怀
  • 4篇赵雪
  • 3篇陈绍勇
  • 3篇何志超
  • 3篇刘睿
  • 1篇李树然
  • 1篇高利霞
  • 1篇汪洋

传媒

  • 3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内蒙古草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草原沙蜥幼体的形态两性异形被引量:3
2014年
于2011年9月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捕获118条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幼体,测量其部分身体指数并对其两性异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雄性幼体和雌性幼体的平均体长分别为36.3 mm和34.0 mm,雄性的体长显著大于雌性。两性异形表现为雄性幼体有较大的头部和尾部,雌性幼体具有较大的腋胯距。草原沙蜥幼体的局部形态特征皆与体长成正相关。
赵雪毕俊怀
关键词:草原沙蜥两性异形
鄂尔多斯丽斑麻蜥两性异形及繁殖输出被引量:4
2015年
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输出是丽斑麻蜥(Eremiasargus)种群生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了丽斑麻蜥成体两性异形及雌性繁殖输出,研究用的95条怀卵雌体和38条(188、20早)成体于2013年6月及8月捕自内蒙古鄂尔多斯。被测形态特征有体重、头体长、头长、头高、头宽、上臂长、前臂长、腕指长、大腿长、小腿长、踝趾长、腋跨距和尾长;怀卵雌性个体在实验室条件下饲养至产卵,称量产后母体体重、卵重,记录窝卵数。丽斑麻蜥成体存在两性异形,表现为雄性个体的头部、四肢长及尾长都显著大于雌性,腋跨距显著小于雌性。本实验中最小的产卵雌体头体长为44.0mm,产卵期在6月4日至7月15日,窝卵数2~5枚,平均2,9枚,窝卵数(尸=0.043)、窝卵重(P=0.026)与头体长显著正相关,相对窝卵重(P=0.001)与头体长负相关;窝卵数(P=0.000)、卵均重(P=0.000)与窝卵重显著正相关,窝卵数与卵均重不显著负相关(P=0.200)。
陈绍勇毕俊怀何志超李树然刘睿汪洋赵雪
关键词:丽斑麻蜥两性异形雌性繁殖
草原沙蜥秋季食性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剖胃法对采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的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进行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草原沙蜥在8~9月间,以昆虫类动物为主要食物,占全部食物的95.8%。不同性别草原沙蜥取食的食物种类差异不显著,雌雄个体的食物百分率相似性指数及营养生态位重叠值均较大,雄性的食物多样性指数(IFD)及营养生态位宽度(BTN)均大于雌性。成体和亚成体之间以及亚成体和幼体之间食物种类存在差异但不显著,而成体和幼体间的食物种类差异极显著,不同年龄草原沙蜥的食物百分率相似性指数较小,IFD值与BTN值均是成体最大,幼体最小。总有益系数、不同性别的有益系数分别为V总=22.44%,V雌=12.76%,V雄=9.83%,草原沙蜥是对荒漠化草原有益的类群。
赵雪毕俊怀刘睿何志超陈绍勇
关键词:草原沙蜥食物组成
夏季密点麻蜥生境的选择机制
2013年
生境丧失或片段化是物种多样性丧失及物种灭绝原因之一。本文选择密点麻蜥的三种生境类型,优势植物分别是油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羊柴(Hedysarum mongdicum Turcz Var)和麻黄(Ephedra sinica)。对不同生境的密点麻蜥种群密度及优势植物高度、植被盖度、植被丰富度、食物(昆虫)资源量、昆虫丰富度、裸地比例6个生态因子进行调查。计算密点麻蜥密度,采用U检验及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密点麻蜥偏爱中等植被高度、盖度及具有一定裸地比例的生境;A样地中食物(昆虫)资源量、昆虫丰富度对被提取的公因子的解释能力非常强,其次是植物丰富度;而其余三个变量的解释能力不是太强。
高利霞毕俊怀陈绍勇赵雪何志超刘睿
关键词:密点麻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