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海燕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化学工艺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翻转课堂"是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上的一种新型微课教学模式,主要特点是短小精炼并有利于师生自由交流,翻转课堂教学在国内外被广泛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文章通过研究"翻转课堂"的特点、大学化工教学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武陵山区化学工艺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 谭海燕石新雨
- 关键词:大学教学
- (111)晶面暴露的NiO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CO催化氧化性能被引量:1
- 2017年
- 采用溶剂热法,以Ni(NO_3)_3·6H_2O、均苯三甲酸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快速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Ni_3(BTC)_2·12H_2O晶体。以Ni_3(BTC)_2·12H_2O为前体,通过焙烧得到具有(111)面的NiO颗粒用于CO催化氧化反应,并与由硝酸镍热解得到的NiO(R)催化剂进行对比。通过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具有(111)面的NiO颗粒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CO催化氧化结果表明,具有(111)面的NiO颗粒的催化活性优于普通NiO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 谭海燕石新雨王权林武谭学才
- 关键词:CO催化氧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 MIL-53(Al)与Al_2O_3负载铜铈催化剂的制备及CO氧化性能对比被引量:1
- 2017年
- 以新型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和传统多孔材料Al_2O_3为载体,采用满孔浸渍法负载铜铈金属离子,分别得到(Cu-Ce)/MIL-53(Al)催化剂与(Cu-Ce)/Al_2O_3催化剂用于CO氧化,对两种材料的催化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N_2物理吸附-脱附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载体MIL-53(Al)的比表面积高于Al_2O_3的比表面积,MIL-53(Al)上负载的铜铈颗粒分布均匀且粒径小于Al_2O_3上铜铈颗粒粒径。在CO氧化反应中,MIL-53(Al)负载铜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Al_2O_3负载的铜铈催化剂,(Cu-Ce)/MIL-53(Al)催化剂在120~130℃时使CO氧化的转化率达到100%,(Cu-Ce)/Al_2O_3催化剂在205~235℃时使CO氧化的转化率达到100%。
- 谭海燕王祥石新雨吴称意
- 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溶剂热法CO氧化
- 民族高校化工原理微课教学的探索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是大力推行微课教学,微课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炼并有利于师生自由交流,微课教学在国内外被广泛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文章探讨了地方民族院校化工原理教学推行微课教学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
- 谭海燕蒲春霞石新雨
- 关键词:教学改革民族院校化工原理
-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对污水中Ni^2+的吸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用于对污水中Ni^(2+)的处理研究,并与Al_2O_3对污水中Ni^(2+)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样品通过热重-差热(TG)、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N2物理吸附-脱附等方法进行表征。采用光度吸收法分析污水中Ni^(2+)在处理前和处理后的浓度差别,结果显示,MIL-53(Al)对Ni^(2+)的去除率达到92%,Al_2O_3对Ni^(2+)的去除率达到82%,MIL-53(Al)对污水中Ni^(2+)的去除能力明显优于多孔材料Al_2O_3。
- 龙萍谭海燕刘畅蒲春霞
- 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污水处理环境保护去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