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刚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盘条
  • 2篇偏析
  • 2篇拉拔
  • 1篇形貌
  • 1篇碳偏析
  • 1篇盘条拉拔
  • 1篇盘条质量
  • 1篇线材
  • 1篇磷化物
  • 1篇马氏体
  • 1篇金属
  • 1篇金属夹杂物
  • 1篇拉拔断裂
  • 1篇夹杂
  • 1篇非金属夹杂
  • 1篇非金属夹杂物
  • 1篇钢绞线
  • 1篇笔尖
  • 1篇SWRH82...
  • 1篇SWRH82...

机构

  • 4篇天津荣程联合...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4篇李海刚
  • 2篇杜立超
  • 2篇王忠伟
  • 1篇徐继东
  • 1篇李挺
  • 1篇姜锡山
  • 1篇张华东
  • 1篇王忠伟
  • 1篇照日格图

传媒

  • 2篇金属制品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物理测试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82MnA高碳钢盘条拉拔断裂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规格为φ12.5 mm的82MnA高碳钢热轧盘条拉拔过程中发生断裂,为了找到盘条断裂原因,采用体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等手段对其表面缺陷、金相组织、非金属夹杂物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82MnA钢纯净度、盘条表面缺陷、心部成分偏析、心部组织异常和DS类夹杂物最终导致其在拉拔过程中断裂。
李海刚姜锡山
SWRH82B盘条质量引起的断裂问题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分析SWRH82B盘条在钢绞线生产中出现断裂的原因,指出盘条未经拉拔出现脆断的主要原因:碳含量比标准偏高,冬季生产时吐丝温度偏高、控冷速度偏大及有害气体较难溢出,使盘条强度高、韧性低。拉拔过程的笔尖状断裂主要由非金属夹杂、中心碳偏析及心部马氏体造成;菊花形断裂是由盘条表面硬度偏高造成;表面机械损伤也能在拉拔过程中造成断裂。根据不同的断口情况,提出解决断裂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尤其在盘条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化学成分、轧制温度及冷却速度,防止出现碳偏析和马氏体。
杜立超王忠伟张华东李海刚皮鹏飞刘志文
关键词:SWRH82B盘条钢绞线非金属夹杂物碳偏析
82B线材拉拔断裂笔尖状形貌成因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82B线材拉拔过程中出现笔尖状断裂。显微分析表明,82B线材心部出现马氏体与网状渗碳体,马氏体尺寸为18.588μm×13.887μm,显微硬度HV达650。采用碱性苦味酸钠热蚀后,横截面存在的微孔呈网络状。预防措施:严格控制钢水过热度在20~35℃,单向电磁搅拌及结晶器低幅高频振动;控制开轧温度为980~1 050℃,终轧温度为940~960℃,吐丝温度为860~880℃;斯太尔摩冷却线上风机开启16台,100%风量;为预防加热时产生脱碳,控制炉内气氛为还原性气氛。
李海刚房厦王忠伟李挺徐继东杜立超
关键词:82B线材拉拔断裂马氏体成分偏析
82MnA钢连铸坯中的磷化物Fe_3P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在对82MnA钢连铸坯进行常规金相检验时发现,其显微组织中有沿晶界分布的白色相,采用直读光谱仪、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等仪器对这种白色相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82MnA钢连铸坯中的白色相为磷含量较高的磷化物Fe_3P,其硬度较高,大多沿晶分布,具有明显的边界和液态随意凝固特征,危害性较大。
照日格图王忠伟李海刚
共1页<1>
聚类工具0